微小说:莲池老人/贾大山
文学园地 - 微小说‧微段子
作者:贾大山 来源:武陵“德孝廉”杯全国微小说精品集   
2016-01-12 00:25

98

       编按:“加拿大网络电视”(365netTV.com)从今日起每天刊登一篇微小说,连续105天,作品选自《武陵“德孝廉”杯‧全国微小说精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1.),同步也在“加拿大网络电视”官方微信平台“www365nettv”上刊出,以飨海內外读者。

       莲池老人         /贾大山     (特别荣誉奖)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 有鹅、 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 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 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就是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 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       

       我说:“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 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 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 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 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 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       

       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 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 “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砖,上写 “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 “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 “住” 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 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 “坟头” 没有了。

       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 ‘坟头’ 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 “功夫” 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9

       作者简介:贾大山(1943—1997,如图),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取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与散文《花市》同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选自《武陵“德孝廉”杯‧全国微小说精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5.11.)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