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博散文:丝路儒商兄弟情 (刊《侨报》)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孙博 来源:美国《侨报》   
2018-12-11 11:48

7

2007年夏天,孙博(左)与方陆在银川相遇。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年少时我就能熟记这句名言了,但那时只是一知半解罢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才逐渐悟出个中含意。我与方陆兄的友谊之树,恐怕就是如此。屈指一算,我与他相识已超过30个年头。那年夏天,全中国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50多位助教集中到厦门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厦大是中国高教研究的重镇,能够当面聆听名师的教诲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我与方陆等人被安排在同一个宿舍。我们结伴去听课,同去海边嬉水,一个月朝夕相处下来,我与他便成了哥儿们。他来自大西北,而我则来自上海,从地理位置上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也许就是缘份吧。究其原因,我俩都是属于那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人。事实上,我俩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同龄人,均毕业于中文系,并且留校转向高教研究,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培训班曲终人散那天,我和方陆紧紧地握手道别,一切尽在不言中。在男人的友情里,分离时往往不会有感人的祝福语,但是不管在哪儿,咱们都会默默的祝福对方。

9

       厦门一别之后,咱们各奔东西,但一直保持着鸿雁传书,常常能收到他好几页的长篇大论。翌年,我所在的大学主办了高级编辑班,方陆收到邀请函后马上答应参加。尽管他那时也参与编辑教育杂志,但我俩都心知肚明,他是奔着友情来上海的。

       为了表达我的地主之谊,那次,我还特地请方陆到寒舍做客。虽是粗茶淡饭,倒也能尽兴神聊。酒过三巡,年近七旬的家父又情不自禁地提起当年勇,当方陆得知家父曾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时,透过镜片的双目久久地凝视着家父的面容,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潮再次席卷神州大地。我也成为一名时代的弄潮儿,来到陌生而寒冷的加拿大。然而,海外漂泊的日子并不好过,移民更是一次灵魂的脱胎换骨。幸运的是,我很快找到了专业对口的新闻工作,几年奋斗下来成家立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日子,还重拾起少年时代的作家梦,也有数部长篇小说面世。1990年底出国后,我曾和方陆有书信往来,后来我多次搬家,竟与他失联了,时常只能“梦里依稀见故人”。

       遥想岁月匆匆,近看万物熙熙。2007年初春,我在整理藏书时偶然发现摄于厦门大学的旧照片,一看日期,竟已整整20个年头了!照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方陆了。

       我马上有一种上网搜索他的冲动,仿佛寻找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上谷歌查询未有收获,再“百度一下”,终于找到方陆,令我喜出望外。原来,当年他离开大学后先从政,官至副局长,后又下海经商当老板。2000年通过竞聘成为大型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俨然已是成功人士了。

       根据公司网页,我忍不住拨起了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在其秘书再三盘问下终于和他通上了电话。这可是失联16年后的第一通电话啊!两人在电话中激动得难以形容,我全身上下都在颤抖。说着说着,他也语无伦次起来。

       也许世上再也没有比友情更美好的东西了,没有友情就像失去了阳光和雨露。原来,他寄往加拿大的信件石沉大海后以为我回国了,几次托上海的朋友打听我的下落,均杳无音讯。咱们天各一方,依然默默地惦记着彼此。看来,友情确实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2

2007年夏天,孙博(左)与方陆在银川。

       2007年的夏天,我决定趁西藏之旅结束后赴宁夏数日,探访方陆,以解兄弟相思之愁。8月下旬的一天,我在银川机场终于见到了他!这是上海之别19年后的第一次重逢,紧紧握着的手久久不肯放下。接下来的数日,他好几次开车带着我溜达。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当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切都感到新奇。滔滔黄河,巍巍贺兰,交相辉映,美不胜收,难怪唐代诗人韦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这次宁夏之行,方陆还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特地带我拜访了知名作家张贤亮先生。那天午餐后,他亲自开车,抵达贺兰山东麓的“镇北堡西部影城”。他说这是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不来此地枉来银川。这里原来是两座古代城堡遗址,当年尚在劳改的张贤亮发现了它,1990年代初期亲自开创了影视城,硬把荒凉打造成5A级景区。这儿拍摄了《牧马人》《红高梁》等百余部影视作品,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美誉。跟着方陆的步伐,我们穿梭在明城、清城和老银川一条街之间,流连于真假难辨的场景之中,仿佛时光穿越,神奇无比。

       傍晚,张贤亮在影城百花堂接见了我们。他虽然已年过70,但身体硬朗、声如洪钟。讲起影视城的来龙去脉,他更是眉飞色舞起来。临走时,他慷慨地送给我7卷本的《张贤亮作品精萃》,还不厌其烦地在每本书上都题了名……

6

在方陆精心安排下,孙博(左)在2007年夏天拜访了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右)  。

       从此以后,我与方陆又恢复了亲密的联系。如同小孩找回了断了线的风筝,内心雀跃欢呼。咱们偶有邮件来往和越洋通话,常常光顾对方的微博。大约在2010年,他晋升为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他们除了在好几个省城拥有房地产企业外,还涉足银行、物流等领域。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时间更不够用了,我尽量不去打扰他。后来,微信将我们牢牢地拴在一起,再也不会失联了。

       方陆第一次高调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恐怕是他在50岁时的壮举。2013年5月17日,他从喜马拉雅山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到达海拔8700米高度,成为宁夏到达此高度的第一人!

       事实上,他和攀登结缘纯属偶然。2006年,他应地产界大佬之约攀登台湾最高峰玉山,悄悄点燃了攀登的激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慢慢感觉到攀登是磨练意志的良方,渐渐变成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心灵修行。6年之间他先后登上7个山峰,成为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

1

在珠穆朗玛峰上,方陆展示“天下黄河富宁夏”横幅,用于宣传自己的家乡。

       后来方陆也坦诚告诉媒体,那次珠峰攻顶并未成功。他从8300米攀到8700米,用了7个小时,距离顶峰8848米还有最困难的一段。当时氧气所剩无几,体能也不足,向导坚决要求他下撤,如果硬撑生命随时都会陷入危境。一边是苦苦追求的顶峰,一边是对于家庭、企业的责任,最终他止步8700米,选择了放弃。我在电话里得知后,着实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也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一刻的放弃正是一个大丈夫的担当,因为“山永远在那里,而生命只有一次”。

       2014年春夏之交,身体一直健康的94岁家父突然病危,我火速飞往黄浦江畔。方陆偶然得知后二话不说,决定尽快来上海。他可是4000多人的舵手啊,怎么有理由说走就走呢?当我再三询问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因为咱们是铁哥儿们!”放下手机,我那感激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也许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见到朋友的真心。兄弟之情如同冬天里的棉大衣,当你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你披上。

       几天后,他如约来到上海。一下飞机,就风尘仆仆地赶往医院探望。重症病房出来后,他安慰我说老爷子是马拉松健将,身体底子好,相信一定能过这道坎。没想到,果真是托了他的吉言,家父如今正迈向百岁。那天从医院出来,方陆告诉我近年又爱上了长跑。他说每天的跑步就是通过出汗排身体的毒,通过分泌“内啡肽”排情绪的毒。当我听他说几个月后就要征战全程马拉松时,惊讶得一时说不出话,也只有用爱“折腾”来形容他了。对他来说,人生不会设限,生命在于折腾。就在2014年的10月,52岁的方陆在北京完成了“人生处马”。次年,他又在深圳和波士顿顺利跑完了全马。对他而言,没有奔跑的灵魂,哪来精彩的人生呢?

3

52岁時的方陆在北京完成了“人生处马”。

       春去冬来,日月如梭。2015年初夏的一天,我忽然被方陆的一条微信吸引了,他们集团出资与银川一所名校合办综合型学校,将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于一体。作为董事长下这么大决定,主要是考虑集团的转型、助力教育事业的发展,恐怕与他出生于教师家庭也是分不开的。

       我突然有一种想去银川亲眼看看他办校的念头,毕竟我俩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都是教育研究,也算内行了。但一直到2016年11月,我才有机会回国。那次先飞北京出席“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然后再去银川。依然是方陆亲自开车接机,他比两年多前更瘦削、更精神了。出了机场,我们径直来到了学校。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崭新楼宇,营造出独特的书香韵味。毫无疑问,他们的教室设施和人性化的宿舍管理都是世界一流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学校设有动物园,那里有孔雀、羊驼等各种动物,恐怕全球没有几间学校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这里的孩子真有福气。

       走出校门,他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办一所像样的学校是他多年的梦想,让孩子们在优秀环境下学习、传承中国文化,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他有决心在5年内将这儿办成本地民办教育的领跑品牌,我想他一定会做到的,如同他们的房地产业。“专注品质,用心筑家”,是他们集团30多年成功的秘诀,如今延续到教育事业上,同样以人为本。此刻,我大脑中突然冒出“儒商”两个字眼,方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他具有超功利的终极关怀,对社会发展有崇高的责任感,何尝不是现代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

4

“儒商”方陆。

       翌日,他突然有要务缠身,只能约我共晋晚餐。饭后,他约我去快走5公里,因为他今天还没在微信群内“打卡”。我正好穿着健身鞋,便欣然答应了。他开车来到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换上运动鞋,咱们就沿着“中阿之轴”起步了。

       据说,这个文化景观是为纪念中阿经贸论坛永久落户银川而修,现在已成为银川市的新地标了。它的长度达2.1公里,宽度有90米,浓缩了中阿数千年的历史交流和文化传承。

       灯火点点,晚风习习。一路美景,一路畅谈。方陆跑完三次“全马”之后观念有了转变,不再追求大运动量,每天坚持跑步数公里,主要是为了跑健康、跑快乐。因为他切身感受到跑步带来的益处,就在亲朋好友群中大力推广快走,天天报运动量,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在公司里还确定了全员及家属运动、公司买单的政策,乘机也把“公益乐跑”推广到全社会。

8

       夜幕下的“中阿友好纪念碑”显得格外雄壮,它形似火炬,象征着中阿友谊之火不熄。四周迷人的民族风情建筑,似乎催人穿越时空,仿佛听到了驼铃声声传塞上。我不由自主地说起,2000多年前的宁夏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为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作出过巨大贡献。他说眼下这里也处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对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如醉的夜色下,我再一次听到他自信的心声,作为宁夏房地产业的领头羊,方陆兄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了。

(原刊美国《侨报》文学时代副刊  2018年12月11日 ) 

5


       作者孙博简介:

       加拿大华人作家、编剧、导演。现任加拿大网络电视台总编辑、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并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闪小说专委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世界汉学学会加拿大学会副会长、多伦多华人作协会员。

       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剧本等十多部,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韩文。担任30集电视剧《错放你的手》编剧,导演电视系列片多部。曾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北京市广电局优秀剧本奖、新移民文学突出贡献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特等奖、多项微小说和闪小说大赛优秀奖等。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