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牛杂风味(散文)/孙 博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孙 博 来源:《羊城晚报》花地副刊 2018年8月7日   
2018-08-07 09:21

12

       我既爱北京的大气,也爱上海的洋气,更爱广州的接地气。并非因为我是“广州女婿”而奉承,确实语出有因。

       20年前的夏天,我们一家三口从多伦多回广州省亲,也是我首次踏足羊城。那个闷热的下午,内子带领我和两岁的儿子光顾“上下九”。来到步行街,游人如织,店铺林立,百步之内就遇小吃,就连空气里也夹杂着香味。那连绵不断的骑楼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它是用来避风雨、挡骄阳的,不得不钦佩岭南先人的智慧。

       走着,瞧着。忽闻牛杂飘香,沿着美味寻过去,映入眼帘的是“林林牛杂屋”。小小的门面前人头涌涌,还挂着“味在西关”的锦旗。走近一看,剪牛杂的红帽阿姨动作麻利,“咔嚓咔嚓”之间,色彩缤纷的牛杂已静静地躺在碗里,等待食客认领。男女老少付了钱,手捧冒着热气的小碗,拿着一根小竹签,站在马路边上享用。内子有点不屑一顾地说,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板凳。

       虽然我是上海人,但对于牛杂并不陌生。在加拿大的广东餐馆饮茶时试过几次,觉得味道不错。牛杂说白了就是牛内脏,不管牛肚、牛舌、牛肺、牛肠、牛膀,等等,通通入馔。西餐也偶有内脏入馔的名肴,比如法国的煎鹅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炖牛肚,但能把牛的“下脚料”统统化为精髓,全部塞进嘴里,也只有广东人敢为了。据说,牛杂就诞生于这个老西关地区,有数百年的历史。

11

       要认识真正的广州,也许应该从吃牛杂开始。我毫不犹豫地点了一碗牛杂,浇上特制的豆豉酱和辣椒酱。内子碰了一口便摇头,她说自幼就不喜欢这种味道。犬子靠近碗一闻,马上捏起鼻子,后退两步。只有我独享口福了,入嘴的牛舌、牛肠爽口脆弹,牛百叶、牛肺越咬越有味,牛肚、牛筋嚼劲十足,还伴随着药材的清香,越吃越爽,欲罢不能,这是我遇到的最好吃的牛杂!

       顾不得母子俩的强烈反对,我又来了一碗萝卜牛杂,换了蒜蓉辣酱。急不可待地将萝卜送入舌尖上,轻轻咬一口,感到又酥又香,一点也不黏牙。显然,萝卜焖得够烂,关键是汤的味道都渗透到了萝卜里面,鲜美醇正。萝卜味凉性辛,而牛杂益气强筋,两者联姻可谓最佳拍档了。

       匆匆吃完牛杂,已是汗流浃背,浑身舒畅发热。双脚踩在上下九的土地上,感觉到挨着地面才能接收的大地气息。这般神秘的“高峰体验”,不管在京城王府井小吃街,还是上海云南路美食街,均没有出现过。如今思忖,这么紧贴泥土的感觉,就是最近几年常说的“接地气”吧。上下九荟萃了老西关美食文化、岭南民俗风情,无疑是广州最接地气之处。

       吃完老西关拉肠回家的路上,内子竟板起了脸。原来,她仍在抱怨我吃了两碗牛杂,她说牛杂碎都是高蛋白质,吃得太多无益健康。而我强调以脏补脏、强身健体,它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均有滋补作用,再说我也没有机会常吃,更没有患“三高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我俩最终达成“约法三章”:“我回广州必吃牛杂;每回仅光顾一次;每次只吃一碗。”一旁牙牙学语的儿子见我们露出笑容,也乐陶陶地哼起英文歌来……

14

       回到多伦多,只要到广东餐馆饮茶,我都会习惯地点一小碟牛杂解馋。遗憾的是,都赶不上“林林”的味道。后来去伦敦、巴黎、纽约等地旅游,遇到中餐馆也会点牛杂,但大部分均没有。即使有货,味道也不纯正。

       大约到了2002年,我与文友在城市广场内的“新丰小厨”相聚,偶然尝到了可口的牛杂,其味与“林林”的不相伯仲。听说该店铺6年前就开张了,并且离我住处仅十多分钟车程,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光顾几次后,便与师傅熟稔了。原来他在香港就是做茶餐厅出身的,牛杂是他们的招牌菜之一。我好奇地问他的秘诀,他说内脏处理最难拿捏“平衡”两字,除去秽味是基本要求,但如果不带半点牛臊香,也就不是那种味道了。牛杂卤汁以磨豉酱为主,加入卤包,以香气盖过秽味。他又强调,一碗牛杂成败就看牛膀的味道,因为它最难处理。

       后来,我们全家又回过广州几次,照例光顾“林林”,我均遵守“约法三章”。但总是隐隐约约地觉得,与在多伦多“新丰”吃的感觉不太一样,但具体又说不出究竟。

       一直到2014年底,我赴广州出席“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独自造访“林林”。买了一碗牛杂大快朵颐,见到一旁老态龙钟的阿伯气喘吁吁的样子,我好心劝他找张凳子坐下吃,或者倚靠在墙边,他故意挺直腰杆,操起粤语说:“食牛杂,就要企系度食至好味!”

       我忽然顿开茅塞,只有站着吃牛杂才能吃出原汁原味!

       我二话不说,违反“约法三章”又来上一碗萝卜牛杂,面对马路,享受站着吃牛杂的味道……

       (《羊城晚报》花地副刊首发,2018年8月7日,金羊网提供) 


6

       作者孙博简介:加拿大著名华人作家、编剧、导演。现任加拿大网络电视总编辑、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世界汉学学会加拿大学会副会长、多伦多华人作协会员。

       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剧本等十多部,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韩文。担任30集电视剧《错放你的手》编剧,导演电视系列片《福建人在多伦多》《加拿大中国留学生纪实》《加拿大警察实录》《名人厨房》等。

       曾荣获多项文学奖,包括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北京市广电局优秀剧本奖、“紫荆花开”和“黔台杯”世界华文微小说大赛优秀奖、新移民文学突出贡献奖等。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