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
文字游记
|
作者:简默
|
2013-06-03 11:48 |
我去年秋天的影子还留在纳木错上,今年冬天我又来了。 站在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转身向南眺望有一痕碧蓝的飘带,便是纳木错。我脚下站的这片地方,足足比纳木错高了400多米,我却不敢造次,更不敢以居高临下自诩。在西藏,每一座山,每一个湖,都曾历经远古的沧桑,被赋予了神的谕旨,召唤我们心怀虔诚地顶礼膜拜。即使是我们脚下一尊小得不能再小的玛尼堆,但由于它是在西藏的土地上,站得高自然也就比我们高,同样被灌注了信仰的意义,也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活得结实和有定力得多。 踩着碎石子走近湖岸,这些被冲击和砥砺出的石子仿佛有灵魂,从岸边一直蔓延向湖心深处。像西藏所有的湖一样,纳木错也是湖与山相依相偎,须臾不忍割舍,仿佛一对水乳交融的生死恋人。伫足此岸,凝视对岸,正前方纯蓝的天上云卷云舒,轻盈如芭蕾足尖上的梦幻,雪山绵亘似一排望不到尽头的齿刃,胸前和肩头不时腾起一朵朵洁白的云。微风拂过湖面,水波荡漾,仿佛梳下万千细密的发丝。湖水清澈如童话,一眼望得见沉在水底的石子和浮游石上的鱼群,也照得出我们的容颜和灵魂。 湖畔有一个一个小玛尼堆,系着一条一条雪白的哈达,或盖着一顶毡帽,肯定有着深远的寓意。再往上空阔地儿,道路旁,拔地立起一个大玛尼堆,围了一圈经幡,像挂了束花环,堆由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头垒砌而成,也许是许多人一人拾一两块石头,一天一天地随意堆成的,顶端摆着一副牦牛角,两只蜿蜒的角像两柄弯刀,相对似乎想画满一个圆。两尊巨石相视高耸,唤迎宾石时是两个威风凛凛的门神,叫夫妻石时是一双含情脉脉相看不厌的男女。这不是人臆造的盆景,而是大自然的造化,是神偶尔留下的足迹。石下环绕着密密匝匝的玛尼堆,石上挂满了经幡,这些斑斓的信仰,在风中猎猎招展,阳光照在一片一片被掀起的经幡上,几近透明,黑色的藏文闪着奇异的光,风默默地诵着经文,法螺声若有若无地丝丝入耳。 上述是我忆起去年有关纳木错的零碎片断。这些意识流是真正的流水,被我一点一点地随手打捞着,淌着淌着,到了今天,就上冻了。 一路上一道一道的经幡搭成大地的房屋,遮天蔽日,里头没有人,也没有神,风绕着四周跑来跑去,呼呼声就像粗重的喘息。山上的积雪渐渐消融了,露出了暗褐色的山体,呈现为粗疏的线条,像斑马身上穿的黑白衣服。天蓝蓝,云白白,空灵如梦,轻飘似絮,远看纳木错一片白茫茫。 上次来时我和导游巴桑过了迎宾石就折身返回了,这就像叩门进去了,却没在偌大的庭院内尽情地转个够。这次我在来过多次的老范带领下,叩开迎宾石,更远地走到了合掌石下。两尊高大的石头并肩挺立,形影追随,双手合十,虔诚地守望着纳木错。它们的脸上和身上嶙峋陡峭,像一对风雕霜刻的老人,站在黄昏的门槛上回望来生。巧的是它们就叫父母石,也被认为是莲花生大师修行时祈福万物的显像。西藏的山与水,甚至眼前的这两尊石头,都被人为地加上了宗教的意义,我倒觉得叫它们父母石更人性、更亲切、更形象些,它们一天到晚地矗立在这儿,是我们的念记与向往,我们则是它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 不到合掌石你不知道纳木错的冬天有多美,有多震撼,有多叹为观止。这是因为,合掌石前的那一段都是些寻常景象,譬如薄薄的湖水溢上了碎石子的岸,冻成了薄薄的冰,冰下每一粒石子都投石问路似的清晰可见,有的地方覆盖着一层雪,经过日晒和风吹,心硬如铁,呈砂粒状,在阳光下闪烁着无数细微的光芒;冰雪狼藉地堆在岸边,仿佛一片泥泞,踏上去脚下却咯吱咯吱,像是潜伏着无数小老鼠,再往湖心处,是白花花一整块,无缝可觅可钻。到了合掌石附近,则蔚为大观,气象雄浑,有着极强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力。这大概是与这一段的地形和走势有关。在这儿,湖水被寒风吹彻自北向南涌流,遇冷缩了缩身子,波与波之间相互挤压与碰撞,擦出了冰的火花,猝然上冻那一刹那,碎成了许多块,迸溅开来,聚集到一起,初瞧上去杂乱无序,站定了端详,却发现每一块都落得那么恰当,那么熨帖,堆砌组合到一块儿,就是一座冰雪的宫殿,背景永远是高远的天,纯净的雪山。这些冰雪的砖和瓦,有大有小,形状缤纷,大如磨盘,小似手掌,横平竖直,翻身向天,拥成一堆像在抱团取暖,将浅浅的影子投到雪地上。它们每一块都晶莹剔透,挺身迎着阳光,白中透着蓝莹莹,温润如一块块美玉。你或许认定它是一个劫后的废墟,你当然有如此想象的权利,但即使是废墟它也不颓败和荒凉,它以自己顷刻天成的雕塑,闪亮和生发着狂欢与热闹。正是无孔不入和无处不在的不规则,相互以嵌、插、托等等动作串成一个动词的花环,才成就了这座规则的冰雪宫殿。 有了这宫殿,神话寻到了源头,诸神找到了家。这些活在传说和宗教中的人物,都是些可爱的人,他们栖居的地方像我们的家一样,不需要多大,也不需要多豪华,他们可以在里面尽兴纵情地饮酒、作诗。其中有一对爱神,名字不叫丘比特,而叫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 我说的这些,纳木错爱听,对岸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山也爱听。你侧耳谛听,他悄然融化的雪水,正穿过十指连心的地下,静静滋润纳木错永不干涸的眸子。
作者简介:简默,本名王忠,男,祖籍山东费县,1970年出生于贵州都匀。现为山东省枣庄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写诗,也写小说等,已发表300多万字。近年侧重于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多次名列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被广泛收入各种选刊、选本和年度精选,曾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冰心散文奖,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第21届孙犁散文奖一等奖,《青年文学》散文奖等。散文集《活在时光中的灯》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9年卷,散文集《身上有锈》入选山东省作协《文学鲁军新锐文丛》,另出版有散文集、诗集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