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皱褶中探索扑所迷离的传说 |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
作者:白梅 |
2016-08-17 20:20 |
傥骆道牌楼和道上激流险滩 如果将历史比作一条漫长的道路,其中有宽畅明亮的阳关大道,也有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有些人爱抄近路、走捷径,而有些人却不惧险峻,执着地从历史的皱褶中寻觅、探索、挖掘奥秘。 叶广芩年轻时在陕西医院工作,有一次坐在拉药的大卡车顶棚上,顺道从西安到马嵬坡去寻找杨贵妃的墓地,一路上凄风苦雨,到了那儿只见一个土堆,基部用砖砌,残旧的石碑倒在地上,一片哀婉幽冷的景象。 数年前叶广芩到日本去,旅游途中在山口县油谷町村竟然发现“杨贵妃故里”,当地的酒、酱、旅馆、瓷窑等均以杨贵妃命名,在二尊院有杨贵妃的塑像,跟马嵬坡的塑像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清瘦些,是西安的工匠制作的。叶广芩看到一、两米高的五层石头塔,据说是杨贵妃墓地,面向大海,遥望长安。而后面一些小塔是她的侍女之墓。 善于思索的叶广芩对此不相信,请教长老有何证据,他取出二尊院五十五世长老慧学记录:“天宝十五年七月,唐玄宗爱妃杨玉环乘空栌舟于久津唐渡口登岸,登岸后不久死去,里人相寄,葬于庙后。” 叶广芩刨根究底,又实地考察了久津唐渡口,看到了不少有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商品标识的垃圾,是海浪冲过来的。她又到附近土井滨博物馆,发现从1953至1988年挖掘出的约三百具骸骨,据说是两千年前的中国人,他们的脖子都奇怪地扭着,全部面向大海,面向中国。(据说他们是武则天迫害下逃亡的唐朝贵胄。) 这些只能说这些中国人可能随海浪漂流到日本,但如何证明杨贵妃也漂来了呢?再说,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了吗? 叶广芩又查阅了大量史料,发现在安禄山叛乱时,陈玄礼带大军为唐玄宗保驾。在太子背后操纵下,大军造反,杀了杨贵妃哥哥杨国忠及姐妹,陈玄礼代表军队要求皇帝处死杨贵妃,皇帝无奈,当时“高力士将贵妃从寝室中叫出,于庙堂树下缢死。” “陈玄礼免甲胄而拜”,他因犯上而向皇帝谢罪。由此可见,他是不敢验看娘娘的尸体的。大军走后,杨贵妃看似气绝,却未毙命,也是可能的。杨贵妃的前夫李瑁和侄子杨暄有机会放她一马。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似乎暗示了这一点。(也有传说是侍女代她而死。) 可是杨贵妃如何从马嵬坡漂流到日本?叶广芩穷追不舍,又研究了七条蜀道,发现其中的傥骆道最有可能。叶广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00年先后六次考察了傥骆道,(鉴真和尚曾东渡日本六次,巧!)她认为杨贵妃可能从周至出发,穿越秦岭,从陕西洋县穿出来。据说杨贵妃路上遇到一位周郎中,看到她脖子上的伤痕,对她说:“你不能自绝”,误以为她曾上吊自尽,给她开了中药,前面路上又有他的徒弟郎中们为她开药方,因而得救。据说她曾托人带玉兰树种子给郎中以示感恩,(叶广芩在傥骆道上看到一棵巨大的玉兰树,树冠有两米半大,据说是杨贵妃送的种子培植而成,只活了十棵。叶也考察途中各种石刻等,寻找历史皱褶中的蛛丝马迹。)传说杨贵妃坐船沿汉江而下,达长江,到扬州,再漂洋过海到日本,也顺理成章。 笔者也在网上搜索了有关杨贵妃和傥骆道的资料,原来傥骆道最靠近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是最便捷但也最艰险的一条蜀道,长480华里,人烟稀少,猛兽出没,像杨贵妃这样养尊处优的弱女子如何能安然通过?据历史记载,唐德宗在此逃难时,他的23岁长女暴病而亡,当地还留下公主坟。杜甫一首诗也提到“二十一家同入蜀,唯余一人出骆谷。”足见此道之艰险。但是,据网上贾云峰说:傥骆道在唐朝最兴盛,成为官道,官员任免,回京述职,多走此路,路上曾经遍布亭帐馆舍。。。。。。那么,杨贵妃及其侍女们逃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玉环本身就是扑朔迷离的人物,“宛转蛾眉马前死”令多少文人墨客唏嘘不已,然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透露了一些暗示和希望:“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也许海上仙山就是东瀛,杨太真历尽艰险到达,给日本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非凡魅力。 见仁见智,信不信由您,但我对叶广芩的执着探索精神、艰难实地考察和丰富想象力非常钦佩! 无独有偶,加中笔会的著名双语女作家李彦,为了查询一张埋藏了76年的白求恩与毛泽东的照片(摄于1938年5月1日,延安),花了一年多时间,锲而不舍,转辗找到了白求恩最后一封情书的收信人莉莲的儿子比尔,后来把这张全球独一无二的照片送到了有关白求恩精神研究部门,李彦也是从历史的皱褶中寻求细节,令人赞叹。 此外,得奖作家曾晓文和文章又有新作问世,她们辛勤笔耕不辍,值得祝贺。也感谢笔会会长孙博、副会长蔡远智和理事们为此活动付出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