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青:关于信念──李彦著《不远万里》读后感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赵汉青   
2019-05-13 22:08

11

《不远万里》的作者李彦

  北上的高铁似乎比其他线路要慢一些,以致行程刚过三分之二,我就已经完成了《不远万里》的穿越,留得未尽之意在万里和百年的辽阔时空中左奔右突。万里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之间的万里征途;百年是白求恩大夫激情燃烧的那个年代,那“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战争年代;《不远万里》是旅加学者、作家李彦基于几十年的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于2018年推出的,纪念白求恩医疗队赴华八十周年的新书。

  作者的讲述也是在万里与百年的时空长卷中来回穿梭跳跃,但丝毫不让人觉得凌乱,而是兴致勃勃地跟随作者一路探寻。是的,我理解这是一个关于探寻的故事,正因为并非虚构文学,都是真人真事,也就没有那么多千篇一律的笃定。个人的故事是那么轻易地就湮灭在历史的迷雾中,即便人的一生都在那么努力地要叙述自己的故事。1930年代听起来并不算遥远,还有不少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仍然生活在我们身边,而很多人事却早已在岁月的纱幔和众说纷纭中模糊了本来面目:白求恩的遗书,白求恩与毛主席的交往,白求恩写给莉莲的书信,珍妮的出走……史密斯老人甚至对自己父母的婚姻都找不到确证。有一天,我妈妈说起,有一件事情,她之前总是不记得问我姥姥,而等到她过世后,才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情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人脑知觉对合理性的追求让人不停地在构建故事,以理解身边变化莫测的世界,并接纳有时似乎有些无厘头的自己。回想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学校教育,似乎并没有鼓励广泛的信息收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习惯于既定的定理、公理、道理,以为记住了这些就可以答对问题,得分。我所认知的白求恩也是来源于课本里的印象:高尚的、无私的、无畏的,却也是平面的、刻板的、宣传画式的。而通过作者在强烈的好奇心,历史责任心,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驱使下的不谢探寻和抽丝剥茧,在错综的人物关系中,我看到的白求恩大夫,原来是我心目中格瓦拉似的人物,是用生命来演绎信仰的“rock star”。不由地想,我们通过历史故事认识的各色人物,通过道听途说臆断的世间万象,有几分是它们的本来面目,在我们评头论足,大发感慨,争论不休的时候,也许可以先想一想:是这样的吗?

12

  书中描写了一个这样的场景,一面是白求恩和珍妮被阻滞在临汾,忍受着与八路军失联的极度焦虑,承受着抢治伤痕累累,腐烂流脓的国军伤兵的精疲力竭,亲历着敌机扫射下鲜血淋淋的残酷战争场面;一面则是一干风雅文人,在离战火硝烟并不遥远的幽静后院,赏风吟月,对酒当歌,鸳鸯蝴蝶(而他们的故事也在不断被挖掘,放大和传诵)。作者的“掩卷长叹”,颇能激起共鸣,借以抒怀。

  《不远万里》一书的英文书名是“Faith Fears No Distance”,白求恩、凯瑟琳、珍妮们都是为着信仰,不惧路迢迢万里遥,那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人如此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似乎已不大能体会。但人心似乎总是摆脱不了要寻求意义的焦灼,白求恩大夫一定是找到了笃定的意义,才能在艰苦卓绝中坚定前行,在战火的逼迫下,他和他的医院不得不不断地流离辗转,但他的内心一定是安顿的。

  本书的作者,不仅用严谨的研究和潇洒的文字传承着她所敬仰的精神,还能对现实的困境出手相助(帮助史密斯老人完成捐赠心愿),我揣测,她也已经和意义“确认过眼神”,在也许困难并不会减少的征途中,可以果敢前行,热忱投入,福流滚滚。而在每个时代的后院里,总不乏各色红男绿女,在流光溢彩中笑逐颜开,觥筹交错,他们是否也已确认了意义,所以能够安心开怀。然而,还有那些比尔‧史密斯们,他们也曾满怀理想,也曾激情奋斗,最终却落得黯然神伤,茕茕孑立,他们是否也已在心安处找到吾乡?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