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彦在浙江大学畅谈中英双语创作 |
中国留学生 - 滑铁卢孔子学院专题 |
作者:浙大人文汇 |
2017-10-23 09:47 |
2017年10月10日,一场题为《双语创作的思考——由中英文字的特点探索翻译策略》的讲座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351会议室顺利举办,主讲人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文化暨语言研究系中文教研室主任的李彦教授,一直以来,她在加拿大从事自我译写的双语创作,为世界华人文坛贡献了不可多得的双语文学作品。 讲座一开始,李彦教授对自己的部分作品做了简单的介绍。1995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红浮萍》在加拿大出版,并入围了加拿大全国小说新书奖,为西方主流读者群认可。李教授受到了极大鼓舞,之后便一直从事创作,出版了《嫁得西风》《羊群》《雪百合》等作品,为加拿大新一代中国移民的情感书写做出了贡献。 正是从文学创作的层面出发,李教授发现,中文因其文字本身的魅力,在追求词藻、韵律或视觉上带来的愉悦和享受方面,无疑更胜一筹;与此相对,只有26个字母的英文尽管缺乏视觉效应,但更易使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实质层面,使用时往往能使写作者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事物的实质层面上,使思绪更易朝着事物本身逻辑关系的纵深发展,不太受文字表象的诱惑和触动。 实际上,两种语言所折射出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用英语作品给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时,我会特别顾及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英语的独特表述方式,并且在背景资料上多着笔墨,以使他们能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毕竟专门为他们写作与简单地翻译中文原著,其结果差别很大。”在对比了中英两种语言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之后,李教授找到了一条途径——译写,这给了文学创作者更多自由,从而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宽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得以弥补和完善原著留下的缺憾。“当然,译写这种特殊方式,似乎更适合由原著者本人亲自操刀并进行再创作的劳动。”李教授强调道。而自我译写过程中的留、删、增、改,也不能仅仅视为作者兼译写者单纯的语言行为,而是族裔对话、历史遗留、创作习惯、审美趣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翻译上的大胆尝试,体现出跨文化语境中一位双语作家自觉而又必然的选择。 事实上,李教授不仅将“译写”用于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还尝试着将其应用到一些经典作品的翻译上。她以自己为校长退休的欢送会重新翻译的《送别》为例,生动地向大家介绍了此种翻译形式的好处,如将“长亭”译为wooden pavilion,突出强调了亭子的材质,为外国读者呈现出一幅中国式亭台楼阁的画面,使文字更加鲜活可感;而将“芳草碧连天”译为“Dyeing the sky green we saw endless meadows”,则是通过“dyeing-染”这一动词描绘出碧草连天、一望无际的图景,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这种送别的不舍之情在两种文化之间得到了精准地传递,令当时在场的许多听众眼中含泪,深有感触。 在讲座的最后,李教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建立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什么样的中国人?”想要以此引发大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些思考,提醒我们要慎重对待本国文化,不要过分膨胀,盲目自信。正如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张德明教授在讲座结束时所总结的那样:“当代中国当然要有文化自信,但是要降温,应该更强调文化间性,即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这才是有效的。毕竟真正自信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很自信,推及民族亦是如此。所以要先虚心地接受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仔细地研究,在此过程中找到一些与中华文学、文化相吻合的内容,从而慢慢建立起自信来。”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吴笛老师、张德明老师、许志强老师、李小林老师、周启超老师、龙瑜宬老师和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们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过程中,师生互动频频,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大家仍觉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地结伴漫步于校园,继续探讨李教授最后所提出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李彦教授(左四)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部分老师的合影 (来源:浙大人文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