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宪法一中” 蔡英文怎回应?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日报   
2016-02-27 19:15

中国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在华府智库演讲,表示希望台湾新的执政者愿意接受“他们自己的宪法”所规定的“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王毅是“知台派”、前国台办主任,这席话未使用“九二共识”,反而破天荒首次使用“宪法”,释放“宪法一中”概念,是否代表北京将弹性肆应蔡英文执政,不再坚持“九二共识”表述,尚待观察。但北京的弹性表述,让蔡英文两岸政策能转身和处理,增加外界不少想像空间。

“宪法一中”最早是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提出。他主张“中华民国宪法也是一种一中”,虽然未成民进党的主调,但始终是民进党内两岸政策的重要参考点。2000年民进党首次执政,施振荣等14位国策顾问建议当时陈水扁总统,接受“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的一中”,开启两岸接触对话,陈水扁当时也认同,但未被北京接受。

“宪法一中”能成立,主要是宪法增修条文明订“为因应国家统一前需要”,才有增修条文的创设与法理基础。其次,马英九总统2008年刚当选时说:“中华民国的有效统治区域是台澎金马,但根据宪法固有疆域还包括中国大陆,这就是宪法一中。”马英九将主权与治权分开之说,是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基本架构,也就是王毅口中“他们自己的宪法规定”。

虽然蔡英文非常谨慎,不轻易使用“一中”,只一再强调,两岸关系“维持现状”。完整说法其实是“将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而这“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承诺,依照她对美国在台协会理事卜道维的解释定义是,“包括宪法本文、增修条文、相关宪政释文、法官判决以及政府与人民的相关运用,只要是跟宪法有关,都含在我所谓的现行宪政体制里。”

坚持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不成问题,问题在蔡英文当选后曾说,“我们坚持依循普遍民意,坚持遵循民主原则,坚持确保台湾人民对未来的选择权,这就是新政府跟马政府最大的不同”。这最大不同,正是各界对民进党政府的疑虑,当民进党内无法对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做出具体作为时,蔡主席不能整合党内作为,将使“蔡总统”的承诺都成空谈。

果不其然,民进党席位占绝多数的新国会甫开议,挟胜选威风的民进党立委早忘记蔡英文“谦卑、谦卑、再谦卑”的提醒,马上祭出“取消悬挂国父遗像”、废红十字会法、定“郑南榕纪念日”等修法提案,不但引起台湾舆论质疑,国民党批绿营是“改革像文革”;连大陆国台办都以“司马昭之心”痛批民进党“否定革命先行者”,逼得蔡英文非得在民进党中常会喊煞车,要民进党团负起责任,要有“整体战略思维”,经过内部讨论,设定立法步调。

事实上,台湾首次政党轮替时,陈水扁大谈“四不一没有”,初期还有些和解改革气象,待陈水扁权力稳固后,废核四、改课纲、大推“一边一国”,倾独玩火作为一再陷台湾于险境,都让大陆与美国余悸犹存。当年还有国民党为多数党的国会能制衡,如今同一批政务官再次掌权,还主导立法权,“转型正义”马上成为显学,怎能不让人怀疑,蔡英文政府是否真有维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决心与诚意?

作为中华民国总统,维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当然是首要之务。当北京当局为坚持“巩固一中”基础,也开始维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与“中华民国国父”尊严时,“中华民国”的连系让两岸关系产生微妙的“化学变化”。不论外界如何抨击民进党“借壳上市”,蔡英文政府终究丢不开“中华民国”这个“壳”,更必须藉这个壳创造两岸之间“合情合理的关系”。

蔡英文如果能守住“宪法一中”,善用“中华民国”价值,确实有机会避开两岸僵局,开辟出新道路。即将执政,民进党似开始在转向,“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重新检讨,条文放弃“两国”,成为“两岸”;蔡英文办公室执行长张景森向观光业保证,民进党欢迎陆客,上台后要全面“解放”旅游业,“两岸观光不容许倒退”;蔡英文向工商业者承诺,“一定会与大陆维持良好关系”。

如果蔡英文5月20日就职后,真能履践“宪法一中”,约束党内倾独的“自走炮”行为,转化党内不理性的“逢中必反”思维,“不挑衅,无意外”,让两岸关系稳定和平发展,不仅国际支持,北京乐见,台湾也才有机会打破困局。接下来,就看北京是否还坚持,要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