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德国演讲: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新闻频道 - 中国要闻 |
作者:CCTV |
2014-03-29 11:23 |
当地时间3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表示,中国早就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习近平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习近平最后表示,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我们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演讲结束后,习近平还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 在回答关于中国改革的问题时,习近平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还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已经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在逐项落实。 在回答关于中国国防预算的问题时,习近平说: 中国的国防预算是非常正常的,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自身国防建设的正常需要。我们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是我们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我们被奴役被殖民这样的历史惨剧。所以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的国防建设。 在回答关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问题时,习近平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对周边国家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当前,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是好的。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管控分歧,解决争议。 我们在所谓的南海这些问题上,我们叫做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有关我们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情,当然我们要坚决捍卫。 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出席。 演讲开始前,习近平会见了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前总理施密特。习近平称赞他们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发展,是中德关系开拓者和推动者,是中国人民尊重的老朋友。希望他们为推动中德关系继续作出贡献。 当天下午,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丈夫绍尔陪同下来到柏林音乐学院参观。彭丽媛观摩了声乐课,并同师生交流,表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希望两国音乐院校加强交流。 央视综合频道今天19点40分将播出习近平主席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的实况。 央视消息:3月29日,在对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欧盟总部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晚报》发表了题为《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的署名文章,展望中比、中欧关系发展光明前景。 习近平指出,比利时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和欧洲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从战略高度看待欧洲、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中欧友谊和合作是时代的选择,是中欧18亿人民的选择。我期待着通过这次访问,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关系,让中欧友谊和合作给中欧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