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孙白梅   
2017-01-30 21:53

55

美国和加拿大人如何养老?这对我们中国移民中的银发一族也有启迪。您可能会说:我现在青春靓丽、英俊潇洒,活力四射,养老跟我有什么关系?可是每个人一般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没人能绕得过去而最终战胜死神。再说,您也有年老的父母或祖父母吧?

最近,我的一位善于思考的老朋友李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原版英文名为“BEING MORTAL”,原意为“人都是一介凡夫”,中译本的书名为《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A),是位印度裔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他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他曾为《纽约客》杂志写“成本的难题”一文,指出美国卫生保健支出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医生过度医疗以提高收入,(中国和加拿大难道没有过度医疗吗?)这篇文章成了奥巴马政府医改的催化剂。葛文德大夫的深刻见解影响了整个世界。2010年《时代周刊》评出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葛文德是其中唯一的医生。他这本《最好的告别》荣获2014年众多媒体大奖。

这本书没多少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而是以生动感人、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来阐明他的观点。葛文德不仅讲述了医药的局限性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也展示了如何根据自己的意愿、有尊严地生活到生命的终点。

他的这本著作共分八章:第一章 独立 --- 活到100岁的代价 作者先提了个问题:“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第二章 崩溃 --- 接受变老这件事 他指出: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第三章 依赖 --- 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他认为: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第四章 帮助 --- 适应从家到老人院生活的转变 他质疑“有没有一个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第五章 更好的生活 --- 抗击疗养院的三大瘟疫。要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第六章 放手 --- 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他说: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正确的做法,比如插管、鼻饲、心脏复苏之类,往往让病人多受罪。而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可以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葛文德大夫批评有些医生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时,还对病人提供虚假希望,这种过度、无效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让他们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离世。第七章 艰难的谈话 --- 为迎接生命的终点谋求共识。如果病人病情恶化,他愿意做哪些取舍?第八章 勇气 --- 最好的告别。 他强调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葛文德大夫最后总结道:“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p.235) “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p.10)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更好的生活 ──抗击疗养院的三大瘟疫” 即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不论是疗养院还是老人护理院里,一般都是死气沉沉的,老人和病人感到孤独、无助、苦闷、彷徨。但有位31岁的托马斯医生担任纽约州一个小镇的大通疗养院医疗主任后,他向这三大瘟疫发动了一场“革命”。他为疗养院买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长尾小鹦鹉,(后来又增加了兔子和下蛋鸡、还有菜园、花园、室内植物等。)当然这些带来了不少麻烦事,但是奇迹慢慢发生了:原本不爱说话的病人开始说话了,原本孤僻、不走动的病人要求“带狗出去散步”,一百只鹦鹉都被病人收养了,还取了名字,听鸟儿唱歌、喂它们吃喝,疗养院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这场革命的成果如何?两年后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大通疗养院,病人需要的处方药数量下降了一半,死亡率下降了15%!(p.113)真是奇迹!再举个例子:有位L先生在妻子离世后有自杀企图,到了大通疗养院后整天卧床、绝食、厌世。但自从他得到一对鹦鹉后,生活开始微妙地变化:他先在床上变着姿势观察鹦鹉,慢慢开始进食,并出外散步、喂鸟等,三个月后他离开疗养院回家了。托马斯的创意和实践挽救了生命!

54

当然,不是所有的护理院都得像动物园似的。有些护理院建在幼儿园或小学的隔壁,让老人或病人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嬉戏玩耍,他们的心情也会豁然开朗。有些老人担任学校导师或图书馆管理员,老兵给学生讲二次世界大战亲历的故事,学生和老人一起搞艺术展、节日庆典、音乐表演,建立“忘年交”。

托马斯后来又建了名为“绿房子”的老年之家,绿房子面积不大,都是公共型的,入住人数不超过12人,住房设计得很温馨,像家一样 –- 普通家具,有壁炉,大家围坐大桌子吃家常饭,使入住者没有压抑感,他们有私人卧室,可以看电视、读书、听音乐。老人想什么时候起床或睡觉都可以。护理人员只管几个人,能做饭、打扫卫生,及时照顾老人的一般需求,是多面手。大家一起交谈、吃饭、玩牌等,像朋友一样。

在波士顿郊区有家新型的退休社区叫“新桥”。那里有独立生活区、辅助生活区和疗养区。社区划分成较小的单元房,每个单元房住少于16人,具有类似家庭的功能。每个房间是私密的,围绕一个共同生活区 – 包括餐厅、厨房和活动室,像个家一样,有护士值班,这样人们既有隐私,又有共同生活。其中有位99岁的老太太,几乎失明,又常摔跤,但她没有坐轮椅,因为一旦坐了轮椅,体力就会迅速衰退,在一般护理院里,她也许早就卧床不起了。她欣慰地说: “等你年纪大了就明白了:生活中最好的事情就是你能自己去卫生间。”(p.119)这种养老模式虽好,但费用不菲。新桥疗养院70%的居民支付了疗养院费用后就耗尽了存款,全靠政府资助及慈善捐款。

葛文德大夫对“临终关怀”(palliative care)很推崇,反对过度治疗。当一些病人已病入膏肓无法治愈时,他们被转入“临终关怀”医院,通过人性化的服务,缓解他们的身心痛苦,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使活着的人心安,让将逝之人了却遗憾,给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

常言道:“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美国的一些创意性养老模式也可供加拿大和中国的养老机构借鉴。

最近看到荷兰有个养老院把多余房间免费给大学生住,他们每月可省约400美元租金,但他们必须每月花至少30个小时陪伴老人散步,看电视,用电脑或照顾病人等,年轻人给老人带来青春活力和乐趣,减少他们的孤独感,而青年则从老人那里学习生活经验和智慧。美国西雅图有个老人院名叫“代际学习中心”,幼儿园小朋友可每周去三天或五天,与老人一起吃饭,玩耍,唱歌,为流浪汉做三明治等,截至2015年,全美大约500个养老院与幼儿园联办,法国里昂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等都有,老人脸上增添了笑容,孩子们则能以纯真的心坦然面对衰老和死亡。

中国目前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10%,(其中空巢老人约占一半),成为老龄化人口的大国,但中国养老政策尚未完善,“现在是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但往往“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医护机构”则治病不养老,笔者也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最近看到“医养一体”的养老模式,觉得很好,不仅提供疾病诊治、健康保健,还提供精神抚慰、临终关怀等。另如最近报上介绍天津正在悄然兴起“候鸟式养老”,据《渤海早报》记者李晶介绍:天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二十三个养老体验基地,使天津的老人们可以冬去南、夏到北、东看海、西观光。由于住在当地的养老机构里,除了飞机票等大交通费,每人每日花销只有130元人民币。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享受田园乐趣,这对能生活自理、能走动的老人来说真是福音!

可喜的是,现在年轻白领富有创意,把握“银发经济”的商机,譬如山东的70后赵汝滕出于对“空巢老人”的关怀,创立“小羊科技”(寓意“羊羔跪乳”),他们开发了一款监护老人安全的机器人,老人有突发情况,只有按紧急呼叫键,即可自动拨打子女电话,根据名单顺序拨打;还有智能定位佩件,一般两小时就能找到迷路的痴呆老人。也有人投资建老人公寓、老人院,为老人着想。

据2015年 9月30日统计,加拿大65岁以上老人占16.1%,远远超过了14岁以下儿童的人数,已进入老年社会。加拿大老人很独立,若生活不能自理,大多不愿跟子女住,愿去养老院,一般两人一房,收费每月3000加元以上,(包括吃住照料费用),退休金一般每月1500加元,政府会补助差价,若想自己一人住单间,就自费,养老院提供居住饮食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娱乐服务。但要找一个如葛文德大夫在《最好的告别》中描述的像“家” 的养老院,如大通、绿房子、新桥那样,又有讲中国话的服务人员,吃中国菜,那就不容易啦!多伦多的颐康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近年提升了护理院的善终服务计划,尽量减少病人痛楚,满足他们在身体、情绪、社交、文化、心灵及宗教上的需求,但进护理院的轮候时间可挺长。

如何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那也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啊!(文/孙白梅)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