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应软化中国模式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孟玄 来源:世界周刊   
2014-04-20 23:49

声势浩大的反服贸学运随着结束立法院占领而告一段落。学运领袖们号召要“出关播种”他们运动理念。社会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立法院的审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各个版本。这次反服贸运动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它已经激发出整体社会对台湾的认同感、对台湾经济处境和困境的认识及寻找与中国关系定位的大辩论。这是非常有益的集体反省。马英九上台六年以来,两岸关系似乎越来越友好,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可是潜藏于民间深厚的反对和不安,却没有表达管道。直到学生占领立法院,民间“反中”强大潜流才找到爆发的喷口。这种反弹,看似突兀,其实有有迹可寻。

中国发展第一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国朝野对“中国模式”的自信日益高涨。但是中国模式却是,政府强势主导,企业财大气粗,道德缺乏底线,人际缺乏互信。对照之下,台湾民间的人文精神,人际和善友好相互信任,邻里互助,让到过台湾一段时日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都感觉好像回到传统中国。他们发现台湾已经体现了现代化小而美的精致文明。台湾享有工业化进步便利,保留了浓厚特有中国传统温情特色。

“中国模式”是中国做为新兴崛起大国,建立自信,争夺世界话语权,传播文化价值的攻势作为。在想要去除西方文化霸权,至少与西方平分秋色的急切心态驱使下,中国模式显出过分高亢,有些蛮横骄傲的话语姿态,否定普世价值。习惯和喜欢宏大叙事的中国气势,在香港人和台湾人心目中,显得空洞飘渺。因此与中国模式有亲身接触感受的香港台湾,特别不适应。

台湾反服贸运动的反中情绪,反映出对中国模式的抵触。其实,台湾传统民间温情优雅文化气氛与中国突出政治的强调正统宏大夸张,经过长期冲撞和调和之后,未尝不可互相欣赏,相辅相成。

中国大陆经过几十年战争和动乱,加上文革的文化断裂,传统文化传承早已断裂。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工业化,强调物质竞争,原始资本主义助长社会撕裂。在短短30年之间,完全变了天地。中国大陆是世界历经剧变最快速的社会。政府维持剧变下的稳定,付出可怕代价。新一代领导人知道不能再发展至上,压制维稳的思维治理社会。社会矛盾、贫富差距、仇富激情都需要有足够宣泄管道。新兴中产阶级更渴望的稳定和法治文明,不是中共传统可能满足的。台湾软化的威权的过渡经验对大陆非常有借鉴的价值。台湾的民主也发展出有中国人情味特色。台湾移植西方一人一票选举,造成选举至上,政府权威丧失殆尽,效率低落。可是人民做主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人民尊严感很高,社会怨气有发泄的泄洪口,经常有大规模民众示威,但是不影响社会秩序。这些都是中国官方应该虚心领会的。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过程,经常北方政权统一南方。北方气魄大,气势足,武力强,局面广,架构全。南方政权气息柔弱,文化高雅,经济优越。统一结果北方国家武力战胜南方,可是文化上南方礼教文明和文化气质胜过北方。南北统一后的新王朝文治武功,成就中国盛世。

目前,台湾人与中国大陆社会接触越多,距离感越大,不习惯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之下。可是中国崛起又使得台湾觉得无所逃于中国阴影。强烈矛盾心理终于在反服贸运动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台湾想过离开大陆越远越好的“小确幸”的日子,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台湾长处其实很多。大陆知识分子早就领会承认台湾才是人应该过的样子。台湾越怕,越发挥不了天然的优势条件。台湾与其经济陷于孤立,日益萎缩,还是逃不掉被并吞的恶果,不如主动迎上,以高端服务业进军大陆。大陆庞大日增的中产阶级早已以过上“小确幸”的小资生活为奋斗目标。台湾中国人情化的法治民主是学习参考榜样。台湾的优势是儒家传统人治情意见长的软文明结合西方法治文明,其出路是以软实力软化硬梆梆的中国模式。台湾早就走在前面,典范初具。只要有勇气,有胆略,台湾应该迎接大陆市场机会。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