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重学白求恩──李彦非虚构作品《不远万里》读后 |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
作者:文章 |
2018-12-08 13:06 |
今天早上父亲有点头晕,跟姐姐商量是不是下午带他到医院检查一下。姐姐说等我联系医院的一个熟人,看看明天他什么时候在班上我们再去。省得去了排半天队被人两句话打发了。母亲说,打发你算是好的,怕的是太把你当回事。你爸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报,每次去看病都被送去各种检查,开各种高价药,感冒都让住院检查。你爸的糖尿病就是一测出血糖高马上被住院用药,过度治疗落下的。现在医院都把离休老干部当摇钱树。 我想起不久前在上海参加的《不远万里》新书发布会。这本有关白求恩的书正在上海热卖,作者是加拿大著名中英双语作家李彦女士。书中收录了作者的两个中篇纪实作品《尺素天涯》和《何处不青山》,前者记录了作者寻找白求恩与毛泽东一张珍贵合影始末,后者则是白求恩和他的医疗队当年在太行山麓治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全书悬念丛生,史料丰富,文字精彩,为世人还原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白求恩。 发布会上,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老师谈到我们的时代是否还需要白求恩。他讲了很多,我当时并未特别留意,现在老父亲看病遭遇的困境让我觉得在当今中国,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打开《不远万里》这本书,想看看同为医生,这个无任何酬劳,穿梭在战火中,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外国人是怎么做的。在书的228页,我找到了在白求恩生命的最后一天写给八路军翻译朗林的信: 在这里,我的身体整天发热发冷,已到了无法支持的程度,高烧到39.6度。因此我只好通知大家,如有腹部伤、股骨骨折、或头部负伤的伤员送来时,马上要通知我,即便睡着了也要叫起来。 我万分忧虑的,就是前方流血的伤员,假如我还有一点支撑的力量,我一定留在前方。但是我的脚已经站不起来了。 书的207页,我还发现了当时与白求恩并肩作战的加拿大医生布朗的叙述。这个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在给教会和史沫特莱的信中这样写道: 北方面临着巨大的需求。我希望能以身作则,给其他传教士医生带个头。可怜的中国被战火摧毁了!如果她需要朋友的话,那就是在此刻!我的决定并非心血来潮。我感到内心翻腾的强烈召唤...... 我们从早到晚手脚不停地做手术,在每一个地方仅能停留几天。所见到的一切,只能用悲惨二字来形容。 每天早上睁开眼,天还未亮,我们的门口已经排好了等待手术的队伍。我需要带领一百个医生奋斗上整整一年,才能够帮助这里的人民。
八十年之后,华夏大地早已今非昔比,医疗条件更可用鸟枪换炮来形容。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众理应得到更好的医治,却为何谈医色变呢?母亲说,医院追求利润,医生需要高回报。开高价药,过度治疗都是为了从患者腰包里多掏出一些银子。我说这个问题太容易解决了,医药分离啊,医院只管治病,药呢到药房去开,加拿大就是这样的。而且,加拿大的医院医生薪水很高的,似乎没必要从患者身上拔毛。 姐姐说,你有所不知。现在国内的医院已被推向市场,基本没有国家拨款。仪器设备,办公费服装费,所有开销,包括员工的工资,全部自己挣。医院把患者当钱罐,医生见死不救,有难言之隐,不完全是医德太差,人心不古。 只是,国内医生真的很穷吗?退一万步讲,现在的医生至少比白求恩有钱吧? 按照《不远万里》的讲述,当时八路军的津贴,从战士到团级以上的干部,每月分别为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毛泽东也是五元。为了照顾白求恩,中央特批给白求恩一百元。他却从来没有领过。炊事员见他操劳过度,身体越来越廋,曾悄悄地杀了一只鸡,煮了鸡汤给他补养。他却大发雷霆,把鸡汤端到病房里,每人一勺,一口一口,轮流喂到病床上的伤员口中。转过身来,他和战士们一起,嚼着小米饭,喝白菜汤。 在他的遗嘱里,白求恩这样分配了他的“遗产”: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马靴和马裤,给冀中的吕司令。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打字机和松紧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并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这就是这个把生命留在了中国的加拿大外科医生的全部家当。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有时很怀念咖啡、烤的半熟的牛肉、苹果馅饼、还有冰淇淋。那都是绝佳的美味啊!此外还有那么多书籍可阅读。很想知道,你们如今还在著书立说吗?还在欣赏音乐吗?你们还常常跳舞、喝啤酒、看画展吗?唉,躺在铺着雪白床单的柔软床上,该是何等滋味啊?......白求恩放弃这些他已经拥有的物质享受,来到战火中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白求恩说:“我仅有一个条件,假如我回不来了,你们必须让世人知晓,诺尔曼•白求恩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牺牲的。”我愿意相信,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把他带到了中国,但能在当时艰苦危险的情况下将生死置之度外,救死扶伤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则得益于他对不幸之人的悲悯之心。 而所有这些,大概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所缺乏的。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面对的是生命最软弱时的状态。他们是溺水的人唯一可以求助的救命稻草。医生一旦失去行业底线,后果是极为可怕的。医疗体制的完善涉及方方面面,但满怀悲悯,让病人得到适当的医治,则是每一位医生每个工作日的可行之事。 如何超越眼前的利益,尊重生命,敬业尽职,是现代医学界,乃至所有人急需补上的人生一课。所以我认为,是时候重学白求恩了。 作者简介:文章,女,江苏省淮安市人。博士学位,现定居加拿大,任职加拿大农业部Harrow研究发展中心。著有长篇小说《情感危机》《失贞》《剩女茉莉》,随笔集《好女人兵法》,译作《瓷狗:方曼俏短篇小说集》。获首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暨书稿交易会小说类一等奖,2014首届京东杯“锐”作者征文大赛长篇作品二等奖,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2014-2015)一等奖。文章现为中国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笔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