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
微小说‧微段子
|
作者:温晓云
|
2017-11-06 10:56 |
编者按:2017年是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的喜庆之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微型小说创作基地、武陵区文联等机构,在3至6月成功举办了“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征文结束时,共收到国内外参赛稿件10673篇,其中,国外来稿917篇。参赛者来自中国各地和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认真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3等奖10篇,优秀奖30篇。《“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获奖作品集》即将由“现代出版社”推出,本网荣获网络首发权,陆续刊登所有获奖作品,以飨海内外读者。
外公的心愿/温晓云(泰国)
去年春天,外公以九十九岁的高龄,无疾而终! 外公在弥留之际,喃喃念叨:“叶落归根!归根!回家,回家……” 外公不像一般的老人,他生前很少提起他的老家和亲人!外公在半个世纪前离开老家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很多时候,外公站在窗前,久久凝望着粤东方向。 我不止一次对外公说:“您回去看看吧!”外公总是摇摇头,说:“马龙仔,你不懂!埋骨何须桑梓地!何处黄土不埋人呀!”沧桑的眼里盛满了悲哀无奈! 其实早在中国内地刚刚开放的时候,母亲偷偷带着十岁的我回去过她的粤东老家——莲花山脉乌栋岭下面,一个山清水秀山环水绕的的小山村。母亲告诉我,传说这里曾经是宋帝昺来过的地方,所以,附近很多地方的名字带“龙”字,是龙的故乡,有龙山、龙颈、龙身、龙尾等,环绕山村的河叫龙江,村子叫龙依村。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外公给我起了个小名叫龙仔! 村里,一栋占地数亩的客家围屋,由于多年无人打扫和居住,灰尘满地,在寒风中显得特别悲壮。当时,母亲对着墙上的照片哭着叫阿嬷和阿姆! 听来看热闹的族人说,外公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境富裕,留过洋学。外公曾经是国民政府的副县长,由于历史原因,当年匆忙带着年幼的女儿逃到香港,而他留在老家的老母亲,成了被批斗游街的大地主婆,老人贫病交加不久就去世。后来儿子因为地主崽的身份考上大学无法读成,反倒受尽欺辱而自杀。而妻子因为家破人亡成了疯疯癫癫的要饭婆,流浪在外,不知所终。 母亲曾经郑重交代我,千万不能在外公面前提起老家的陈年旧事!不能让外公再次经受痛苦,太惨痛的回忆! 我和母亲再一次回到老家。 在我记忆中破旧落后的龙依村,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乡村的小泥路修成两道通车的水泥路,灯火通明;祠堂雕龙画风富丽堂皇;小学的教学楼焕然一新;村公馆里,老老少少其乐融融!村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我留意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村里这些设施名字都一样:望乡路、望乡公馆、望乡小学……听乡亲们说,这是因为,修建这些村中设施,大部分费用都是一位香港的华侨,化名“望乡人”捐赠的。几十年了,谁也没有见过这位功德无量慷慨解囊的好心人!村人为了感恩,就以“望乡”起名! “望乡人”?我心里一震,在整理外公遗物的时候,我曾经发现一个不起眼的鞋盒里,放着一叠发黄的汇款单,汇款人正是“望乡人”! 我把外公留给我的钱,加上我和母亲的积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原来破旧的老围屋,里里外外重新修整,并捐给龙依村委,作为龙依村老人活动中心,而且,围屋也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望乡楼”。 我把外公的骨灰安放在在围屋后面的龙山,并把香港我们家院子的那几颗洋紫荆树移植到外公的坟前。 我深信,当老家漫山遍野开满紫荆花的时候,外公最开心! 这是外公的心愿! (本文获“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