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
微小说‧微段子
|
作者:海 蠡
|
2017-10-10 09:10 |
编者按:2017年是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的喜庆之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微型小说创作基地、武陵区文联等机构,在3至6月成功举办了“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征文结束时,共收到国内外参赛稿件10673篇,其中,国外来稿917篇。参赛者来自中国各地和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认真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3等奖10篇,优秀奖30篇。《“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获奖作品集》即将由“现代出版社”推出,本网荣获网络首发权,陆续刊登所有获奖作品,以飨海内外读者。
白陶盘 /海 蠡(三等奖)
他突然看到它了。 它躺在陈列柜里,射灯映照着,静静地,就像一个乖孩子。 是的,它曾经是他家的“孩子”;它白白的身子,浅浮雕的夔龙纹,残留的红褐色彩绘,还有圈足处蚯蚓似的两道小裂缝。啊,又见爱物,时常在梦里抚摸的记忆。 “就是它。”水生趴在陈列柜前,语音带颤,“这个白陶盘,待在我家整三代了……” “先生,欢迎光……”古玩店里,老板堆起的笑靥瞬间凝固了,“它,你家的?” “绝对不错,我家曾经的宝贝。”水生的眼睛有些发湿,缘于痛惜,抑或惊喜。 这一次,水生临危受命,担任公司驻港商务代表,不期然,闲逛香港古玩一条街,一不小心,与梦悚然相遇。 那一年,侵华日军占领了家乡,水生的爷爷避难香港,路过一个小地摊,发现了这个白陶盘,知道是上古的玩意儿,一看,就爱了,买回来,供在家里,久之,它就成为了镇宅之宝。水生看着它长大成人,仔细琢磨过它,经常和它对话,仿佛眼前站立着一个几千年前的古人。 谁料想,改革开放初年,水生援藏回来,白陶盘竟然没了。水生媳妇说,我卖了,原因么,很简单,孩子要营养,买奶粉缺钱呢;不就一个破盘子嘛。 水生气得一屁股蹲在地上,把几张报纸一扔,吼道,自己看去! 水生媳妇一看,傻了:就在家乡所在的洞庭湖区,一锄头下去,挖出个汤家岗文化,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所烧制的白陶,精美绝伦,这个白陶盘,就是汤家岗文化的典型器物,上古人类用于祭祀的东东;后来,白陶在广东以及香港均有出土,几千年前,几千里地,汤家岗文化行走天下,见证了远古先民的生活,阐明了珠江流域包括香港与内地的血肉关系。 追。水生拽着媳妇,找到古董贩子,从某学生家长追起,追到某校教导主任,再追到某教育局长,局长说,东西被我儿子拿走了,儿子呢,又把它送给了某大学校长,校长说,教育厅长喜欢它,就留在他那儿,再找到某教育厅长,厅长说,我查了一下,对不起,我家老二把它卖给了一个古董贩子……至此,线索中断,只能梦里依稀了。 现在,也在香港,葱绿的太平山下,窄逼的荷里活道,著名的古玩嚒啰街上,水生居然又见到它。缘分。天意。不是梦。比梦更诡异更拍案惊奇。 “三十年梦里。”水生抬起头来,“多少钱?” “这东西我高价收进,有些年头了。”古玩店老板伸出六个指头。 一番讨价还价,水生带走了白陶盘,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宛如襁褓中的婴儿。 水生媳妇听到消息,连夜赶来香港,迫不及待呢,要看看失而复得的“孩子”。 维多利亚港,游轮上,水生夫妇夜游香江。 “你为什么不让我见它?”水生媳妇说,“我要向它赎罪呢。” “没了……”水生犹疑了足足五分零三秒钟,才轻轻吐出这两个字。 “又没了?”水生媳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水生娓娓道来,白陶盘跨越时空,从洞庭湖来到珠江边,爷爷又把它带回家乡,阴差阳错,它又故地重游,落在香港古玩店里。宝物何处是归宿?我想了一宿,最好,就让它留在香港。历史,需要见证。 “我把它捐了。你可以到香港历史博物馆看它。” 水生拉住媳妇的手,“我相信,你通情达理。” “祖宗的东西……”媳妇眼冒泪花,“可惜,流落海外。” “不是海外。”水生显然有些激动,“回归多年了,香港也是中国!” 此刻,一轮明月当空,照着长江长城,照着黄山黄河,也照着这一弯流光溢彩的香江。 (本文获“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