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微小说:中秋舞火龙/陈立仁
文学园地 - 微小说‧微段子
作者:陈立仁   
2017-09-17 16:19

201

       编者按:2017年是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的喜庆之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微型小说创作基地、武陵区文联等机构,在3至6月成功举办了“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征文结束时,共收到国内外参赛稿件10673篇,其中,国外来稿917篇。参赛者来自中国各地和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认真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3等奖10篇,优秀奖30篇。《“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获奖作品集》即将由“现代出版社”推出,本网荣获网络首发权,从今日起陆续刊登所有获奖作品,以飨海内外读者。

       中秋舞火龙     /陈立仁   (一等奖)

       被称为“二龙头”的戚海大来到“大龙头”卞家明家,直嚷嚷:“你这个大龙头就不能出出头,趁着我们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在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传说一八八O年,铜锣湾大坑地区遭受了特大风灾,灾后有一条大蟒蛇四处作恶,居民深受其害,就组织起来全力搜捕,终于在一个晚上打死了大蟒蛇。没想到,几天以后,大坑地区就瘟疫流行,持续了十来天,重病和死亡人员不计其数。直到农历八月十四中秋节隔夜,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梦见观音菩萨,让居民们在中秋节晚上舞火龙来驱散瘟疫……急病乱投医,居民们赶紧集资,用珍珠草扎成一条长长的草龙,又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长寿香,然后在锣鼓音乐声中舞动着行走,就像一条火龙在铜锣湾几十条大街小巷飞舞……说也奇怪,连舞了三个晚上,瘟疫逐渐消散了。于是,中秋舞火龙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成为习俗。只是,近年来这舞火龙的习俗渐行渐远,差不多就要被人们忘记了。

       这时,卞家明沉思着点头说:“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这‘舞火龙’总不能在咱们这些人手中断了代呀!”

       戚海大眼光顿时黯淡了下来:“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只是……”

       卞家明说:“报上说内地城市重视历史文化,不忘乡愁,我想了很多,咱这舞火龙也传承了有一百多年,虽说是民间的玩艺,抛开迷信不说,也算得上是文化吧!咱是龙的子孙,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咱子孙后代有个念想。”

       戚海大听着,笑逐颜开,猛一拍桌子,说:“好想法,咱这就做起来……”

       农历八月十五说到就到了。这天傍晚,担任舞火龙总指挥的卞家明呼地举起五色的龙图案督察旗,发出了指令:“十八响炮仗点放,锣鼓齐敲,插香喽!”紧接着,急促的锣鼓声响起,一条火龙舞动翻腾着开始前行。卞家明挥舞着督察旗,瞪着的眼睛随着晃动的红绣球翻转,还不时地中气十足的大声喊叫着。火龙翻滚得眼花缭乱,一会是“火龙滚沙”,一会是“飞虬朝日”,一会又是“游龙戏珠”……广场上的人群也沸腾着,扬起阵阵喝彩声.民众的喊声越激扬,火龙舞动得越活跃,在灯光下闪着红火,穿梭在沸腾的人群里。

       “大龙头,大龙头!”随着响亮的喊声,给这次舞火龙最大赞助的铜锣湾食品商号的吴老板走了过来,他握紧了卞家明的手说,“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光靠你大龙头和二龙头起劲是很难维持的,要想它发扬光大,就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要让民众记得,民众喜欢……”他接着说,“我听我父亲说过,那年中秋前,卞老您的父亲操演了祖宗的舞火龙绝技,在一条飞舞的火龙里藏满了炸药,在锣鼓喧天声中舞动到了汪精卫集团设在香港的机关报《南华日报》门前,又突然冲进报社,火龙爆炸,捣毁了这家汉奸报纸,以后又刺杀了《南华日报》社社长、汉奸林柏生,使在香港的汉奸走狗大为恐慌。在撤离时,卞老您的父亲为了掩护其他爱国人士的安全,被特务杀害了。这么多年,舞火龙一直让我父亲魂牵梦萦!父亲临死前还对我说,他有生之年没能看到再舞火龙,遗憾哪……”说着,吴老板坚决果断地表示:“舞火龙决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代,我支持你们,把舞火龙发扬广大,传承下去!”

       卞家明的眼睛湿润起来,他拉着吴老板的手,摇着摇着。

       (本文获“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大赛一等奖)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