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7岁女孩被哈佛全奖录取 |
八方专栏 - 留学故事分享 |
作者:扬子晚报 |
2013-03-29 23:49 |
高秋秋在镇中大门前留影。 “如果照片要登报,能不能美图一下,将我头上的‘痘痘’去掉?”昨天上午,在江苏省镇江中学内,该校高三(6)班17岁的女孩高秋秋,面对记者一脸灿烂的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样子。但就在昨天凌晨5时55分,这个个头只有1.63米的女生,在镇江创造了一个记录——她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且是全额奖学金被录取,自此镇江也有了“哈佛女孩”。 通讯员 张贤 扬子晚报记者 万凌云 哈佛女孩高秋秋 说起高秋秋,扬子晚报的读者应该不会陌生,2011年4月19日,本报焦点新闻版曾报道了“15岁女孩PK5000人免费游‘暮光之城’”的消息,高秋秋就是那个15岁的女孩。15岁高一那年,她就带着母亲陈延前往“暮光之城”加拿大温哥华,所有费用全部由活动主办方——美国《暮光之城》图书出版方“买单”。2012年,她参加了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就世界观、人性、文化、人文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昨天,秋秋告诉记者,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太多考虑,想往经济学方向发展。 她的激动 全家尖叫迎接哈佛录取通知书 昨天凌晨,高秋秋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她知道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赶紧摸了手机,但还未及等其打开手机进入信箱,就听到隔壁卧室传来了父母的尖叫声!她打开手机一看,凌晨5时55分,那一刻她知道自己梦想成真了。秋秋也尖叫一声,当即就从床上坐了起来。还未及反应过来,父亲高沛已经冲进房间,一把抱住女儿,父女俩搂抱在一起——高秋秋被哈佛录取了。很快,妈妈陈延也进屋来,幸福的泪花打湿了一家人的脸……事实上,喜悦和幸福在上周六就已经敲过了秋秋家的门,当天,她收到了美国蔓荷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该学院在美国文理学院排名进入前30名,给予秋秋的是每年5万美金的奖学金。 “被蔓荷莲学院录取,心中虽然有底了,但我还是想等一等,等一等哈佛,”从网上获知哈佛在29日凌晨会发布录取消息时,秋秋和父母就一直在等。一家人心中都惴惴不安。高沛告诉记者,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今年申请国外名校的奖学金就格外困难,从他所掌握的资料看,面对一些申请奖学金的中国考生,一些“大方”的名校会将考生列入候补,有的直接就拒收。正是这一原因,秋秋报了包括哈佛、耶鲁、蔓荷莲等在内的多所高校。为了等哈佛通知,高沛夫妻俩几乎一夜未睡,凌晨后一遍遍地刷着信箱,终于等来了哈佛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镇江也有哈佛女孩了”。 她的优秀 在学校主办一本杂志,找校长拉赞助 为进哈佛门,秋秋从高一暑假就开始准备了。此后,不影响功课的同时,她考了两次SAT1(美国高考),最高分数2225分,满分为2400分;托福考了两次,分别是109分和111分,满分为120分;SAT2考了满分2400分。在基础条件满足的情况下,2012年8月她开始陆续写“申请文”,哈佛等名校属于美国“常青藤”盟校,共同需要一个英文的主申请,而哈佛除此外还单独需要一个“申请”。 主申请只需要500字,秋秋却前前后后写了1万多字,然后再一遍遍地修改、压缩,发出时已经只有500字。但就在这500字中,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其中就讲述了秋秋跟美国多名笔友交流的经过、作为“暮粉”她带着母亲出国的经历,还有就是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面对面交流的感受。1万多字的主申请,让秋秋思考了太多,对其有了一个崭新的提升。在主申请完成后,她在哈佛报名截止前两天,给哈佛发出了“申请文”。文中秋秋写道通过一系列的平台和机会,自己对别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兴趣,开阔了视野,并相信民族隔阂可以通过沟通得到融化…… 3月2日,在上海的一家西餐馆里,两名哈佛校友和秋秋开始了“聊天”,双方沟通了一个半小时,涉及秋秋在校的活动、成绩、兴趣等等。其间,一个细节引起了对方强烈的兴趣,秋秋作为总编辑在校内主编了一本杂志《流光》,但没有资金。她找到了镇中校长徐杰,希望学校能“预购”400本,支付2400 元作为启动资金。直面这名名校长,秋秋丝毫不紧张,因为她拿出了两个“强硬”的理由:2012年镇中120年校庆可以作为宣传资料;其次招生季即将到来,可以作为招生宣传。由于理由足够强大,徐校长当即答应,而此后《流光》通过校内出售等方式,还净赚了800元。 她的心得 “高中只有一次,如果全用来读书,不值得” 镇江哈佛女孩,有什么学习心得?秋秋说,学习也需要一个好心态,要相信自己有“学习”能力;其次,要尽量做到最好,对自己负责,遇到困难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随时保持身上的“正能量”,不断激励自己进步。此外,课堂上一定要专注,要创造机会和老师互动,“哪怕我的答案是错误的”,也要敢于“亮剑”。并且,要多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高中只有一次,如果全用来读书,不值得”,秋秋语出惊人,不能做书呆子,而要扩大视野,尽可能多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不“偏食”更健康,事实上,这也证明了她的“多元”营养,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包括迈进哈佛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