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王何希韶 穿梭加墨创奇葩 |
新闻频道 - 频道推荐03新闻频道 |
作者:加拿大网络电视 365NETTV.COM |
2015-12-15 22:59 |
ÂÂÂ
ÂÂÂ ÂÂÂ 旁白: 当你在大多伦多的超市见到琳琅满目的蔬菜时,下意识里是否想过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呢?也许一部分出自“蔬菜大王”何希韶之手。 说起何希韶,他是一个极其低调而又实干的福建人。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常年穿梭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农场,他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年四季向千家万户提供五花八门的新鮮蔬菜,在西人及华人市场均享有声誉。 然而,何希韶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走过弯路,甚至饱尝过失败的滋味。 中国沿海城市福清等地区的居民,自古以来就崇尚漂洋过海,何希韶便是其中的一员。1990年,20岁出头的何希韶离开家乡,登陆多伦多,圆了多年的出国梦。 由于在中国只是高中毕业,英文水平有限,也没有特殊的技能,何希韶来到异国他乡,必须要靠做体力活来餬口。经福建老乡介绍,他来到多伦多附近的农场打工。 性格乐观的何希韶干一行爱一行。他从低层做起,几乎每个岗位都走了一遍。他的勤劳深得老板的青睐,他的和善赢得工友的喜欢。 弹指一挥间,何希韶在农场打工已经整整14个年头,在公司的职位也较高,但毕竟已经35岁了,不得不思考今后年纪大了做什么?还面临着一家四口的日子怎么过得更好的重大问题。对于众多福建乡亲来说,“出海从商”也许是最佳的职业选择,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的情景就是祖辈父辈外出经商。 打工积累经验 ÂÂÂ 合伙创办农场 旁白: 何希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创业,并且做回农场本行,也应了那句老话:“做熟不做生”。 要想做生意,并非那么容易。何希韶碰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自己的资金有限,那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何希韶(泰盛农场CEO): 福建人比较有团结精神,有了一点点钱后就想做一点生意,可能资金方面钱也不够,福建人比较团结,有福清同乡会提供借钱,有了一笔资金后就可以从小做起,然后就慢慢发展。 刚刚做生意,当然需要人家合股,才能够将生意做大,把自己的品种做多一点。 旁白: 2004年,对于何希韶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他与朋友合伙,创办了泰盛农场(K and B Farms)。办公室及货仓位于多伦多市的士嘉堡区,而农场离多伦多东北100多公里的彼得堡市。 何希韶自己坐镇货仓,与数名工友一起负责日常的进货和发货。而农场则由一名经理主管,何希韶本人时常也会去农场,与大伙沟通交流。 农场最初雇用了20多个工人。10多年来,生意逐年上升,农场又陆陆续续增加了不少人手。 大部分员工在大多伦多地区招聘而来,还雇用了少部分墨西哥劳工。 郭华(泰盛农场 经理): 我们农场全部总面积851亩左右,全部工人有70个左右,我们最主要种的蔬菜就是上海白、油菜、西蓝花、大白菜,还有芫荽,差不多有十多样,十几个品种吧。我们这个农场去多伦多50分钟的车程。 旁白: 当摄制组来到彼得堡市的泰盛农场拍摄外景时,惊奇地发现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在农田里收割蔬菜,他们大多数是6、70岁的华人老伯伯和老太太,有的甚至80多岁,仿佛就像一支老年农耕大军。 老年农耕大军 享受田园生活 旁白: 详细询问之下,才知其中缘由。 人们常说加拿大是老年人的天堂,其实并非如此!不少中国老年人跟着子女移民到加拿大,住处远离唐人街,附近又没有华人活动中心,孩子白天去上班,老人长期呆在家里闷得发慌,如果没有中文电视收看更如同坐监狱了。即使在家里照顾孙子,也交不上邻居朋友,由于不懂英文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根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长此以往,对身心都无益处。 有老人看到孩子参与农场工作,就突发其想,假如能把中国来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大伙一起交朋友,一块搞活动,又可以帮助做一点种菜的工作,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应该不成问题,是一种很开心的事儿,这个构想很快就得到了孩子们的大力支持。他们说搞马上就搞起来了,本来也只不过10个8个人,目下这支队伍已经有2、30个人马了。 老年农耕大军的小头目倪金通先生,根本看不出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他退休前是做教育工作的,他说这些工友都是看到招聘广告蜂拥而来。 倪金通(泰盛农场 资深员工): 有的做一年,有的一做就10年8年,就离不开了,大家变成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很开心。一天不做身体就发痒了,有很多心脏病,高血压来这里不但没有加重病情,反倒身体越来越好,现在变成正常人生活,所以也能自己独立,不需要靠家庭,独立生活不需要靠子女,子女只是团聚的时间,大家开心的在一起。 旁白: 老年农耕大军中的大部分人就安居在农场附近,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们时时刻刻呼吸着新鲜空气,闻着泥土的芳香,与大自然保持着最亲密的接触。他们在这里干着并不繁重的农活,没有太多要求,更不会追求发财致富,只求吃得饱、穿得暖,开开心心过完每一天。他们不知不觉中已经爱上了这片肥沃的土地,悄悄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旁白: 众所周知,加拿大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时常大雪纷飞,令人寸步难行。这样的天气注定,一年只能种植半年左右的蔬菜,但超市、餐厅要求一年365天都能供货。 为了不失去顾客,寻求生意的增长点,何希韶在公司创办4年之后的2008年,带着几个伙伴,雄心勃勃地远赴墨西哥开农场。由于当地劳动力便宜,他们就在那儿雇用了大批工人,准备大展拳脚,好好干一番。 墨西哥开农场ÂÂÂ 惨遭遇滑铁卢 旁白: 但是,谁都没有料到,何希韶在墨西哥的农场3年经营下来,年年都亏本,也应验了那句流行的口头禅:“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何希韶面对失败,并未气馁,而是理智地找出问题的症结。因为墨西哥人讲的是西班牙语,而他们的团队只能说英语和汉语,首先在语言沟通上就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别说文化习俗的不同了,根本难以管理好对方。 ÂÂÂ 何希韶与股东经过慎重商量后决定,墨西哥的农场再也不能无休止的亏本下去了,必须快刀斩乱麻。他们最终决定改变经营策略,自己不直接开农场,而是在墨西哥找农场合作,免去管理上的困扰和消耗。 要说找合作者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既要看对方的实力和人品,还要看他们的口碑和信誉。经过一年艰难的寻觅,何希韶终于在2012年找到了理想的合作者。对方的农场规模较大,有2000公顷农田,雇用了6、700个工人。农场主是墨西哥人,还拥有美国大学的硕士学位,相互用英文沟通毫无问题。对方是聪明能干的生意人,又很愿意与勤劳的中国人合作。ÂÂÂ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福建人和墨西哥人一起打拼挣钱的局面,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就像夫妻俩紧密相连,谁也离不开对方。 泰盛农场提供种菜技术和大部分资金,每年开春之前必须要将一定数额的美金打入对方账户,对方主要负责种菜,也承担少部分资金。而种出的菜,则由泰盛农场负责分销。 由于他们使用了先进的制冷设备,所以能使蔬菜保鲜3周。这些设备用的是德国零件,由中国组装。 由于果断改变了经营模式,泰盛农场较快摆脱了失败的阴影,公司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公司稳步发展 不忘创业初心 旁白: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泰盛农场业绩稳步上升,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口碑。 何希韶本人常年穿梭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场,把好质量关。冬天2周飞1次墨西哥成了家常便饭。公司的郭华经理半年长驻彼得堡市的的农场,半年则坐镇墨西哥的农场,及时进行技术指导。 冬季前后的半年时间,每周都有数辆大货车从墨西哥出发,进入加拿大境内,将新鲜蔬菜运到多伦多的泰盛货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泰盛农场一年四季可以将蔬菜送到安省食品总站和大多伦多地区的超市,部分还销往温哥华、纽约以及安省其他城市。 这里不得不提及安省食品总站(Ontario Food Terminal),它位于安大略湖边的国家展览馆以西,可以称得上加拿大最大的菜市场,但只对批发商开放。这个占地40英亩的市场已经服务社区60多年,担负着大多伦多地区百姓每天的蔬菜水果供应,每年销售量超过100万吨。泰盛农场常年能将蔬菜送进安省食品总站,成功打入主流社会,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自身产品质量过关以及公司的实力。 眼下,人到中年的何希韶不但领略着事业的成功,还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太太这么多年来一直陪伴他一起打天下,大女儿大学毕业当护士后又回到泰盛农场,帮助打理公司,进一步开拓主流市场,而儿子仍在读高中,一家四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 然而,何希韶对公司的大大小小事情依然是亲力亲为,从来不敢懈怠。 何希韶(泰盛农场CEO): 福建人来到这边都是不容易的,大家都是白手起家,福建人靠着比较勤力、刻苦耐劳,工作时间通常比人家做长多一倍。 我们跟所有的工人都一样,工人每天4点钟来上班,我们也是4点钟准时到位,然后我们可能要做长一点,可能要到10点或者8点,我们会将工人各方面的福利都会弄到最好,因为我们自己都是打工出来的,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工人所需要的。 旁白: 何希韶说得多么简单而又朴实,也恰恰是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实写照。 (完) ÂÂÂ
ÂÂÂ ÂÂÂ ÂÂ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