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望”重庆 /汪晓东
文学园地 - 原创游记精选
作者:汪晓东   
2012-11-11 00:52

车从黄山出发,沿新安江而下至杭州,乘机飞抵重庆,不足12个时辰,已从“冠冕诸姬”的徽州美女牌坊下,来到市中心的“解放碑”下……
“打望”是重庆男人们的发明,查旧版《辞海》是不见的新鲜词儿,而时尚杂志称凡看美女,即称“打望”。“解放碑”一带,是重庆美女展示春光流韵的T型台,她们乐于斯艳于斯,长街短巷里流动着时尚的潮流,各种服装流光溢彩,即使是鼠年初春的这场大雪后,已有不少美眉粉丝急匆匆地展示着春衣。陪同观光的《人民政协报》驻重庆记者站的老朱说,到了盛夏美女宝贝们更是内衣当作外衣穿,可见前卫大胆!这里是时尚的前沿阵地:美丽炸弹象流星雨一样“嗖”“嗖”砸来……这里的美女啊!可以说是“敢爱敢恨”的一族,不象你们徽州女人内敛矜持,惠内而秀外,或见羞涩或见端庄,总不见那出自重庆的“刘晓庆”,她们是如此的美艳透亮,见之着魔。在“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的美丽空间,眼前忽然浮现起韩再芬演绎的《徽州女人》,在数码时代也已融入男人们的眼球。置身重庆美丽宝贝之中,总觉得她们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都不媚俗,不但身材好而且肤色也好,玉指纤纤,一如兰花之箭。同行中有人戏言,到了重庆才恨结婚太早。旅游界人士有段子“重庆出美女,重庆好风景”。
夜幕下的重庆,人们见到的是一幅幅美女盛妆的《夜宴》,处处是天仙下凡、群芳竞艳的《丽人出行图》。秀色养眼,美食可餐。美食后尚觉难撑的我,再也无心去品味更多的风味小吃,倚在滨江的廊杆,审读着从江面升至山顶的一座座楼房。这些楼房沿崖而筑,择地生根,且大多30至40层,直耸云天揽星月。老朱说,刚才你们见到的标志性建筑物“解放碑”,并不是1949年重庆解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念物,而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的,最初落成的时间应当是1940年3月12日,这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可以说是中国人从封建走向民主的“精神堡垒”。重建时,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后改名为“解放碑”。“纪功碑”也好,“解放碑”也罢。解放思想当是中国人目前最为要紧的。
我这个徽州人,于重庆人见面后,顿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感慨。当年将舟行万里变通途的长江航运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他早在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即提出: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务必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而且“这三方面建设诚当并重,但更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听了老朱的介绍后,我们决定改变行程沿着卢先生的事业足迹在重庆北碚呆了一天:修铁路,治河流,开工厂,建银行,办农场,通邮电,行商贸,兴科技。数10年间,因为卢先生的创业,使重庆北碚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这位民生股份公司的创始人,一再言明自己是个职业经理人,绝不拿股份,不拿车子和房子,只领一份工资。而他聘用的民生机器厂厂长李劼人是位作家厂长,他的工资远远高于卢先生,真可谓是一个“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忘我创业者。
船从重庆启航,沿长江而下,至宜昌城,站在游轮上打望:不见美女,但见1938年10月的情景——江面汽笛呜鸣,天空阴霾密布,日寇飞机狂轰滥炸,大批军用和民生物资急待转移,难民潮水般地涌动,宜昌城里大街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万分危难之时,这位民生公司的总经理卢作孚挺身而出,将所有军用物资和难民儿童全部送往战时的首都重庆,这就是二战时期著名的“宜昌大撤退”!
徽州不当以“冠冕诸姬”牌坊而自豪,那是乾隆皇帝的褒奖,当以民主创新为时尚;徽州女人当爱则爱,当恨则恨,更当以走向时尚为荣,置实业办实事,与徽州男人一道锻造象卢作孚式的实业家,走向民族复兴的前沿阵地,这或许是我打望重庆后的最新“打望”……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