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迷思幻灭 一种长大成人的感觉 |
新闻频道 - 加国新闻 |
作者:世界日报 |
2016-12-19 09:18 |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即将到来,圣诞老人送礼也是儿童过节的期待,不过为圆这个谎,却让家长承受极大的压力。 “要我对我家小孩撒圣诞老人的谎,会让我很不舒坦,可是我也不想让他们毁了别家小孩的幻想。我该怎么办呢?有人可以教教我吗?” 中央社报导,现在正是欧美地区家家户户忙着选购圣诞礼物、为孩子编织圣诞老人童话的关键时节,上述这则最近几天出现在国外儿女教养网“mumsnet”留言板的提问,已引发热议。 有人慎重其事回答说,他们家里过的是正统圣诞节,会和孩子解释,圣尼古拉(St. Nicholas)才是圣诞节的由来,不该被捏造出来的圣诞老人取而代之。 有人半带嘲讽地说:“这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是在圣诞老人的故事中长大,大家并没有因此出现心理障碍,也没有从此变得对错不分或说谎成性。” 还有人揶揄,“下回你带小朋友去迪士尼乐园,恐怕也得认真地和他们解释,那个小熊维尼不是真的,只是有人穿上戏服假扮的。” 也有人说:“拜托,这不是撒谎好不好?只是好玩而已。” 另外,有人站出来说:“小时候家人并没有对我撒圣诞老人的谎,我的童年一样过得很美好,我自己的小孩也是如此。” 无论是何种回应,背后呈现的,其实是全球无数家长在圣诞节期间共同面对的焦虑:“是的,我们是在对孩子撒一个瞒天大谎”。 在北美,不论有无宗教信仰,有孩子的家庭几乎都会大举迎接圣诞节的到来。而且整套程序,煞有介事。 众多家长会提醒小孩写信给住在北极的圣诞老公公,信中要先好好说明自己这一年来有多乖,然后提出自己最想要的圣诞礼物有哪些。 写给圣诞老公公的信不需要贴邮票,但地址一定要写正确:“加拿大 北极 圣诞老人收”。(取材自加拿大邮局官网) 加拿大邮政总局也曾在11月中旬发布新闻提醒民众,写给圣诞老人的信务必在12月14日以前寄出,圣诞老公公才来得及回信。写给圣诞老公公的信,不需要贴邮票,但地址一定要写正确,“加拿大 北极 圣诞老人收”。 加拿大邮政总局表示,各地民众投递信件给圣诞老人的传统,已经持续35年了。这些年来,透过邮局寄给圣诞老人的信件累计超过2600万封,使用的语言至少30种。今年寄给圣诞老人信件或卡片,估计超过150万封。 为了让孩子们相信圣诞老人的确曾在圣诞夜,把礼物送到家里来,父母还会赶在小孩第二天起床前,把前晚放在桌子上、号称为圣诞老公公准备的牛奶和饼干,偷偷吃掉;讲究一点的,还会在盘子里或地板上留下一些饼干碎渣。 如此大费周章地为“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布局,最后却必然要面对童话幻灭的一天。到底值不值得?谁会是受伤最深的人?是小孩?还是家长? 著名的精神病学期刊“刺胳针”(Lancet Psychiatry) ,最近刊出的一篇论文,就特别谈到了“圣诞老人迷思”现象。 撰文者之一的英国心理学家鲍以尔(Christopher Boyle)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当他明白圣诞老人不是真的,的确很丧气,但当时哭得很惨的,却是把事实真相告诉他的母亲。 鲍以尔认为,父母并不只是为孩子创造有圣诞老人存在的神奇世界,他们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很多人可能都期盼拥有一个大家都接受、甚至还很鼓励的幻想,因为在成人世界,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存在。”鲍以尔表示。 该不该让儿童相信有圣诞老人存在、对小孩撒谎会有什么影响?论文作者公开提出质疑。但于此同时,他们也同意,有些时候对儿童说谎可能是比较好,甚至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世事的怀疑精神。 那么,有朝一日,当孩子们提问“真的有圣诞老人?”时,父母该如何自处呢?多伦多桑尼布鲁克医院儿童及青少年心理专家密契尔(Rachel Mitchell)说,“圣诞老人迷思”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确实会有严重影响,但是“绝大多数儿童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像的高”。 住在多伦多的比尔,回想起“圣诞老人迷思幻灭”的切身经验。他形容说,“那是一种长大成人的感觉”。后来,为了替生活周遭年龄比较幼小的孩子,维持住“圣诞老人存在的幻境”,他和父母在圣诞佳节期间,一起努力不让现实穿帮;那种“转大人”的感觉其实还蛮好的。 正因如此,比尔成家生子之后,仍然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出一个“有圣诞老人存在的幻境时空”。尽管孩子最终都会明白,那不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