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远智:电视剧"白鹿原"真的是一部良心之作吗?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蔡远智   
2017-06-22 10:33

52

 

今天终于追完了77集的电视剧“白鹿原”。感觉有点五味杂陈。既如释重负,又怅然若失。“相处”了一个多月,突然要“离开”那片金色的麦田,跟这些鲜活的人物说再见,实在万分不舍。

迷上电视剧“白鹿原”其实是始于小说“白鹿原”。我第一次接触到小说“白鹿原”大约是1995年的某个春天的晚上。那时我家刚搬到多伦多不久,有一天在大女儿的小学家长会上遇到一个同胞,聊天时她告诉我她晚上经常要加班,她跟先生虽然工作时间错开,但有时难免不能按时对接,能不能把把孩子放在我家一会儿。我说没问题。为了表示感谢,她送过我一个大西瓜,前后还借给我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小说“白鹿原”。

38

我当时看到这些书真是如获至宝。因为我们这批较早出国的人,每个人基本上都经历了一段文化沙漠时期,像“白鹿原”这样刚出版不久的小说,以前连听都没听过。我花了几个晚上才看完,深深地被书中史诗般描绘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众多人物的命运所吸引,天天都沉浸在那种神秘和传奇,广袤却苍凉,深沉又厚重的氛围中。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且急着要还书,基本上只是感兴趣,或说震撼于故事情节,对于作者陈忠实想表达的深刻内涵并没有太多领悟和仔细品味。

32

二十年后,随着电影版“白鹿原”的诞生,紧接着去年陈忠实老先生的逝世,我萌发了好好再看一遍“白鹿原”的想法。不久后真的拥有了一本原汁原味的再版“白鹿原”。我这里强调的“原汁原味”,指的是93年第一版的重印版本,而不是陈老先生为了茅盾文学奖做了大量痛苦修改的那一版。

前一阵当电视剧“白鹿原”即将播出的传闻沸沸扬扬之际,我再次细细地阅读了一遍“白鹿原”。这次我自认为基本上读懂了陈忠实的情怀和价值观。因此也更迫切地想看看这部所谓拍了16年的良心之剧是怎么再现这一部史诗般的著作。

虽然已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知道电视剧有别于小说,荧屏和纸张的不同视觉效果,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必须吸引和照顾观众的欣赏口味,增删一些内容以制造戏剧冲突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和容忍的。

34

然而,我看到的是,片头虽然打出了陈忠实的照片,片名用的是同一个“白鹿原”,可是作者想表达的精神和价值已经完全被阉割了。陈忠实在小说中始终用一种超乎冷静,中立,不带一丝主观判断的语气,把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的关中农耕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遭受着满清覆灭,辛亥革命爆发,改朝换代,军阀混战,共产党兴起,以及大饥荒,大瘟疫,等等天灾人祸中普通百姓的一段段痛苦经历,悲欢离合,人生百态,人性善恶,全方位地呈现给读者,我们从中品味出作者对这片土地及其孕育的文明深沉的眷恋,隐隐的忧伤,以及对人性的反思。书中唯一的一句对国共两党代表人物岳维山鹿兆鹏的评论就是借朱先生之口说出“看来都不是君子”。反观电视剧,呈现给观众的是一边倒地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革命题材。

30

我们可以不计较你开篇第一集就冒出没过门的仙草跑去鹿子霖家为白嘉轩挡酒这种20世纪90年代才可能发生的情节,也可以接受你抹去仙草的父亲,仙草的第三个儿子,鹿三老婆和小儿子兔娃,甚至孝文和媳妇生的两个儿子等人设,甚至容忍你拔高白嘉轩,洗白鹿兆鹏和白灵,把他们的儿子变成女儿,把带领原上乡亲抗瘟疫,毒死叛徒等英雄事迹安在白灵身上。但是,白灵的死,鹿兆鹏的大团圆结局,白孝文的被捕,已经完全彻底篡改了作者的原意,削弱了原著想表达的思想内涵。

尤其是白灵的死。电视剧中白灵不仅没有被活埋,而是为了救迫害她的毕政委壮烈牺牲。整了一出大和谐,多么滑稽!本来这个情节反映的是1935年当时中共紧跟前苏联搞肃反扩大化残杀了许多无辜的革命者的重大历史事件,犯的是与30年代初反AB团一样的极左错误。白灵的原型就是1935年秋被活埋的年仅24岁的滋水人张静雯。小说中白灵的经历和年龄(出生于1911年)与张静雯完全契合。这样早有定论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什么不可以表现?说到白灵的年龄,不得不说编剧在时间线上无法自圆其说的一个硬伤。

35

电视剧开篇第一集的时间点是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满清覆灭,这有鹿子霖拖着长辫子进衙门交公粮,出衙门辫子被剪为证。这一年兆海出生,白嘉轩娶仙草,次年生下白孝文。到了白灵出生,推算为1917年。因为朱先生劝退20万清兵大约在1911至1912年间,随后践方巡抚之约去教书五年,回来正值白家为白灵摆满月酒。那么电视剧中白灵出生年份为1917年说明了什么?说明了1926年的西安围城发生时,白灵只有9岁。一个9岁的小女孩能在西安火线救人扛尸体埋死人吗?这样致命的低级错误主创人员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其它类似抗日神剧的情节,比如兆鹏常常如天兵天将般突然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场合,就不一一列举了。

29

据说“白鹿原”的观众群被分成两派,一派叫剧党,一派叫原著党。剧党是坚定的电视剧拥趸,一味地赞美,无论你指出什么硬伤,神化,他都极力反击和辩护,容不得半点质疑。原著党顾名思义自然是站在维护原著的精神上对主创评头论足,表达不满。按这种分法,我应该属于原著党。但其实我并不是一味地否定电视剧,对于此剧的摄影和音乐,以及大多数演员的表演(白灵除外)我还是欣赏得津津有味的。我只是认为,既然沿用了白鹿原这个名字,就必须尊重作者和作品的中心思想,否则,就应该改片名。

而对于原著,有些情节或人物的处理,比如兆海媳妇带儿子的突然出现及补叙,我就觉得稍嫌突兀。再比如小说开篇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我认为“豪壮”这个词用得就不恰当,“后来”这俩字也嫌多余。小说里从头到尾哪里看得出白嘉轩有一丝一毫的豪壮?有的是每死一个女人给他带来的痛苦,焦虑和无奈。不过,瑕不掩瑜,这些都无损于小说“白鹿原”的价值。 


作者简介:蔡远智,笔名原志,加拿大中国笔会副会长。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为多伦多教育局和约克区教育局国际部中文教师。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不一样的天空》《陪女留学在天涯》,发表过一百多篇散文随笔和短篇小说,获得过《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日报》等报刊举办的征文比赛奖,作品被收入多部散文和小说集。

  

365Talk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