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到底争什么?学生为何激进?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日报   
2014-09-27 21:34

香港25、26日(周四和周五)两天,学生罢课行动冲突升级。大批学生周四夜通宵围堵特首官邸,要求与特首梁振英对话;学生守至清晨,梁驱车离开,未见学生。4000名学生周五在政府总部外集会,晚上有150学生爬过围栏,进入“公民广场”(即政府总部外的升旗广场),声称要夺回原属于公众的广场,警方逮捕六人;凌晨3时后,警方出动镇暴警察,用警棍和胡椒喷剂驱散学生,至少21人受伤。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学生行动这么激进?他们到底争什么?全国人大已通过给香港一人一票选特首,是香港选举从未有过的事,特区政府也不停宣传,呼吁港人“袋住先”(指先接受一人一票的选举方案,将好处放进口袋),为何学生和“占中”人士坚拒?难道非要一步登天,达到“真普选”才肯罢休?

从北京到特区政府、香港左派、亲中派和爱国人士,甚至不少香港老一代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学生这样坚持?英美传媒报导学生罢课,更急于把事情扯到1989年天安门民运上。

外界可能都有盲点,大家只从各自角度看学生,没有从学生角度看事件,不愿承认学生有自己看法,总认为他们年轻冲动,不明事理,甚至受人煽动。从学联罢课宣言看,他们要表达的最重要观念,就是“自主”。学生的香港本土自主意识,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第一,九七回归后,香港日渐内地化,越来越像内地城市,失去原有特色;每年大批内地人移民香港,每天50万大陆观光客挤在香港街头,地铁上全是内地口音。无论对错,这是年轻一代所谓“驱蝗”思想的背景。

第二,香港特区17年,左派升天,政治大变,特首、行政会和立法会等政治要冲,一一成左派天下;商界一窝蜂选边亲中,因为不亲中就难在大陆经商。政商结合,成为特区主流;选边亲中,成为特区主旋律。剩下的沉默大多数,尤其无权无势、无法搭上“亲中号”大船的年轻一代,成为被遗弃的一群。

第三,九七后出生的一代,刚好是“千禧世代”。他们的社会出路,被左派亲中派爱国商人所堵,找工难,薪金低,完全没有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机会;要买房,更完全没有机会,头款已高不可攀,储10年、20年都办不到。困难是愤怒的起点。

第四,北京对香港的控制,一直没变;从2003年第23条立法(即国家安全法),到2011年国民教育,再到现在的控制选举,历历在目。千禧世代原本对政治冷感,但2011年特区政府推“国民教育”,要向香港年轻一代洗脑,触碰学生切身利益,他们感到危险。于2012年9月发起“反国教”行动,成功发动12万人参加,学生从此醒觉,知道不能任人控制摆布,必须自己站出来争取自主。“反国教运动”成为年轻一代走向本土意识的转捩点。

第五,这次争取“真普选”行动,学生本土意识进一步发展。北京和特区政府宣传“袋住先”,但学生却清楚意识到,一旦将人大决定放进口袋,可能就会“袋一世”(接受了就一世也不能改变),因为接受有条件的一人一票选举,将来选出的特首会被北京和特区政府宣传为普选产生,届时第23条和国民教育就会重现。

第六,对特首选举,并非如左派所说,学生只是受人煽动。学生将选特首比喻超市买橙,北京只给你两三个“烂橙”,要你从中选一,这不是真正选择,因为选来选去,最后选出的仍是烂橙一个。学生认为,高中选学生会,学生也可报名,候选人可先行组阁,然后再与其他“内阁”角逐,为什么北京却规定,只有北京“信任的人”,才可以参选?

第七,千禧世代的本土自主意识,比老一代和中生代强烈。新界沙田一名17岁男生,25日在火车站宣传罢课时,被一名约60岁阿伯袭击,男生的牙被“打崩”,须送医治疗。“学联”和“学民思潮”一代,也对中生代民主派保持距离,怀疑中生代抗拒北京决心不够坚定,又担心泛民议员最终崩溃,在立法会通过人大的决定。香港的千禧世代,已成香港抗拒北京控制的心声。

第八,“占中”一触即发,那些人会参加占中?答案是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其他人可能裹足不前,但走在最前线的,只有学生。这些因素,北京、港府能否对症开方,找到解药?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