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moral2017

scroll back to top
“种菜候鸟”南北飞
新闻频道 - 中国要闻
作者:广州日报   
2013-03-07 00:18
 
 
alt
                                               菜心码得像手风琴一样。 
 
alt
    这些来自湖南、贵州等地的“种菜候鸟”们,每年的冬天在广东种菜,夏天到宁夏种菜。 
 
alt
                                              “候鸟”菜农和她的孩子。 
 
       哪里气温适合种菜 他们就到哪里  
 
  他们是一群追赶太阳的“候鸟”式菜农,主要的工作是种菜割菜,广州冬天气候温暖,他们就在广州种菜,收(割)菜。四月份雨水多了,他们就会转战至江西南昌、河北承徳,一路向西最终到宁夏,哪气温适合种菜他们就会在哪。
 
  他们收割的蔬菜,多数供香港,但在广州高档超市,那一袋袋包装精美鲜嫩的菜心、芥兰,很有可能就出自他们的双手。记者昨日走近这一群不为人知,却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
 
  在广州从化流溪河畔的成片平整的菜地里,一群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的外地人整个冬季都在忙碌着,他们人数大约有300多人,有瑶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多数人是附近村子的,有一家人,女人居多,干活的时候,熟睡着的孩子就背在背上。
 
  他们是一群追赶太阳的“候鸟”式菜农,主要的工作是种菜割菜,广州冬天气候温暖,他们就在广州种菜,收(割)菜。四月份雨水多了,他们就会转战至江西南昌、河北承徳,一路向西最终到宁夏,哪里气温适合种菜他们就会在哪里。种菜、收菜让他们中的许多人走过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可是心中仍然留有遗憾:“地方倒是走了很多,但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只是路过,一下车就下地里了,忙起根本没有时间看看大城市。”
 
  特写
 
  贵州朱大姐:
 
  菜心码得像手风琴
 
  清晨5时15分,天际只露出一点点白色,太阳还远没有出来,朱大姐两口子就起床了。
 
  朱大姐来自贵州遵义,她的工作主要采摘菜心,而老公则在冷库工作。跟朱大姐一起大约有20多个人。朱大姐是徒手摘菜,她干这个工作已经七八年了,她摘的每一根菜心都如量过一样,整齐地盘在手肘上,每排20根左右,那形状如同手风琴,然后用别在袖套上的小刀整齐的一划,漂亮而整齐,不多不少正好装进绿色的塑料筐里,再盖上浸过水的毛毡,她说,只要菜生长得好,一天能收100来箱。
 
  就靠着割菜的收入,她的儿子去年上了大学,今年春节还来到菜场里过年。
 
  年轻瑶族妈妈:
 
  背着孩子下地收菜
 
  下午2时30分,来自云南曲靖的年轻瑶族妈妈小青与另外一个伙伴打着一把粉红色的小伞走在菜地路上,背在身后的孩子还在熟睡,漂亮的男孩只有一岁多。小青刚刚随着村里的同伴来到这里打工。
 
  小青很害羞,普通话也说得不太好:“我们家乡土地不好,都是岩石,哪像这里,土地这么好,种什么都长能成活,长得太好了。”小青告诉记者,她只读过初中,又没什么技术,不敢去工厂打工,但种菜割菜却不难掌握,孩子也可以自己带着,很多时候就背在背上,如果太忙,就放在田头上,让他自己玩。“刚开始,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比家里好多了。”
 
  路线:
 
  冬飞广州 夏赴宁夏
 
  大约4月份,朱大姐她们就会在宁夏的菜地里了。公司除了在广州的从化、增城有基地外,在江西、河北承德、宁夏都有基地。
 
  “广州夏季的气温太高,雨水也多,4月份这里就不会种菜了,让土地‘休息’一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人也会随之转移到宁夏的基地。
 
  他们的工作就会随着蔬菜种植的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基本飞遍全国南北,典型的“候鸟”菜农,他们也自称为“菜鸟”南北飞。
 
  遗憾: 
 
  跑遍南北 只是路过
 
  从化基地“菜鸟”大约有300多人,他们大多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有瑶族、苗族、彝族、壮族等,有的是一家子,多数是附近村的人,女人占了很大比例。
 
  跟在家种菜不同,他们要适应机械化生产,割菜规格也有规定。但只要适应一段时间,他们个个都是割菜的好手。市民在高档超市看到的包装整齐,甚至连个头都差不多大小的菜心或芥兰,都是他们的成果。
 
  白大姐种菜收菜,已经走过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江西、河北、宁夏都去了。“地方倒是走了很多,但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只是路过,一下车就下地里了,忙起来哪有时间玩?”a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