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知女难觅如意郎 |
新闻频道 - 中国要闻 |
作者:太阳报 |
2012-08-24 10:12 |
Scarlet He出生在1972年,当时文化大革命 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么多年下来,中国的价值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北京一家商场五层的港式餐厅,她边用午餐,边向记者讲述了和她一 起长大的七个闺蜜的成长经历,她们都上了大学,并在职场打拼。其中 只有两人结婚,其他人要么已经离婚,要么和她一样,从未步入婚姻的 殿堂。 “虽然我从未结婚,但依然幸福开心,”这位40岁的企业家说。“结婚 只是为了要孩子。”在她看来,两人结婚对彼此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好事。 “一旦结婚,男人就开始认为你所作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我现在依 然海阔天空。” 多数中国年轻女性仍然结婚,但是比起寻找如意郎君,越来越多的女性 更看重教育和工作,《彭博商业周刊》8月27日版如是报道。在中国, 女性普遍结婚是数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常态。那些受教育程度最高、财务 独立的都市女性最可能推迟结婚或者保持单身。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所进行的一项人口调查分析显 示,据估计,约7%的拥有大学文凭的上海女性在45岁时仍独身。他说, 这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他的计算,年龄在25-34岁、从未 结婚的城镇女性数量约为700万人。 职业发展 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家星巴克,33岁的杨静(音)一边啜饮抹茶拿铁,一 边说她仍希望结婚,但是目前很享受独立的状态,以及在汇丰控股担任 企业责任经理的工作。杨静1979年出生时,中国迎来了经济改革开放, 如今,从很多方面来看,她都践行着现代的中国梦:从中国人民大学毕 业后,她以银行出纳助理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随后,她多次获得提拔。她认为现在的工作“令人兴奋并富有挑战”。 杨静在东南亚各国度假,足迹遍布泰国、尼泊尔、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虽然她的父母不断向她施加压力,要求她尽快结婚,最好钓个金龟婿, 但是杨静正在攒钱,准备买套房子。有自己的房子是财务独立的标志之 一。她说:“我已经33岁了,我希望独立,不想搬入另一个人的房子 住。” 如今的中国职业女性在职场上比美国女性更有抱负,这颠覆了中国女性 逆来顺受的传统形象。在纽约Center for Talent Innovation于 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67%的受访中国女性表示,她们“立志走上 最高岗位”,有相同想法的美国女性比例为52%。就职于跨国公司的中 国女性经常每周工作超过70个小时。 传统障碍 中国高知女性找到人生伴侣的一大障碍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人要 攀上高枝,即必须嫁一个收入和地位都比她高的男人。从事性及两性关 系研究的中国社科院教授李银河表示,年龄越大、成就越高的中国女性, 可选择的约会对象范围越窄。 很多想生儿子的中国夫妻在发现胎儿是女孩后选择堕胎,这种现象十分 猖獗,并导致中国男性总人口比女性多出上千万人,但是处在“社会金 字塔顶部”的女性找到伴侣的前景并不乐观。正如杨静所说:“二等男 人配不上一等姑娘。”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王丰表示,1982年,仅有5%接近 30岁的中国都市女性是单身。如今,这个比例已升至27%。而且,30 多岁、40多岁依然保持单身的女性比例也在上升。 亚洲趋势 王丰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继续,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更多的职场 机会,预计中国将步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后尘,韩国、台湾、日本和 新加坡等地女性推迟结婚或不婚的趋势更加突出。 中国大城市的单身职业女性已经吸引到媒体和市场营销人员的关注。报 纸新闻和电视剧为奔30岁以及年龄更大的单身女性冠以“剩女”的名号, 这个词误导地暗示,这个群体的女性未能达到男人的择偶要求,在婚姻 市场上剩下的败将,与她们单身是因为自己有更高要求的现实状况截然 相反。 今年3月份,中国顶尖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发表了名为《“剩女”自 白书》的报告,共有85,498人参加了该网站的调查。报告证实了中国 70后和80后女性的普遍观念,即受教育程度和工资越高,找到另一半 的难度越大。 目标群体 不论晚婚还是不婚,这些拥有可支配收入的都市单身女性是中国消费者 人口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份,麦肯锡中国公布《“会面”2020 中国消费者》的报告,文中特别提到女性日益独立以及“推迟的人生阶 段”,如结婚生子等趋势。 “人们花更多的时间接受教育,职业生涯比过去更加重要。女性倾向于 晚婚,”麦肯锡的李丽华说。与此同时,单身和没有孩子的女性在护肤 品、衣服和化妆品等“个人用品上的支出较高”,家庭用品的花费较少。 “她们经常和朋友一起在外就餐,而不在家做饭。” 晚婚或不婚并不意味着她们的性经历更少。中国社科院的李银河教授表 示,在1989年,仅15%的北京年轻女性有婚前性行为,目前这个比例 在60%-70%之间。“现在两性关系变得更加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 父母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