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兑骗局诈12万加元 |
新闻频道 - 加国新闻 |
作者:明报 |
2013-08-30 08:33 |
卑诗省近日发生多宗华裔男骗徒利用本地中文网站,主动寻找并电话联系需要私下进行外汇交换的客户,承诺快速帮助他们将人民币兑换成加币,实为使用“弹票”支票进行诈骗的案件。温市警方指,目前已发现四宗类似案件,累计被骗金额超12万加元,提醒公众小心防范。 空头支票“弹票”诈骗 温哥华警队金融罪案科的朱镇波警长昨日表示,今年5月份开始至今,在低陆平原已连续发生4宗类似的诈骗案件,被诈骗金钱总额逾12万加元;警方现已锁定一名男性疑犯,但就还未采取任何行动。朱镇波相信仍有不少受害者还未报案,希望他们能尽快与警方联系,提供更多消息。 根据警方描述,该名男骗徒登入本地中文网站,例如Vansky.com及51.ca,主动寻找需要私下进行汇兑交易、将人民币兑换成加币的客户。随后骗徒电话联系受害人,承诺只要将需要兑换的人民币汇入骗徒指定的在中国的银行户口,就会将对等的加币转入受害人在加国的银行帐户。 骗徒登入本地中文网站寻“猎物” 警方称,骗徒通常通过电话进行交易,拒绝见面。但却会亲身去受害人提供的银行帐户柜,使用支票进行“转帐”,但其实所开出支票的户口里根本不够钱(non-sufficient funds);随后就对受害人称已完成转帐,并叫他们立刻从网上查看银行纪录。 由于一般支票不是马上完成结算,但银行纪录却仍会出现有关“转帐”,所以当受害人立即上网查看银行纪录时的确可以看到该笔款项,因而相信骗徒已信守诺言,遂根据骗徒提供的在中国的银行帐户电汇去对等的真实数额人民币。当受害人后来发现自己帐户中的加币支票不能兑现时,骗徒早已成功收到有效的人民币款项。 警方相信,类似案件的受害人并不仅仅集中在大温地区,且骗徒亦不是只针对加国公民。华裔留学生、新移民等都是受害的主要群体。在最近被发现的一宗案件中,受害人一次过被骗近4.5万元加币。 警方提醒公众,如要私下汇兑,尽量见面交易,最好一同前去银行;交易时,致电或亲临银行确认钱已到户;交易双方最好预留等待时间,防止“弹票”发生。
私下汇兑的广告在网上频繁出现。 中加严打洗黑钱造就地下汇兑 据大温一银行业者T先生介绍,中国大陆规定,中国境内每一个单独的个人银行户口,每年向单一海外个人户口汇款额不得超过5万美金;如超过此限额,就必须向所在地的中国银行及外汇管理部门申报备案,申请汇款限额。同时,加国银行亦有规定,每人每天在银行柜单一一次的存储金钱如果超额,亦需填报。 按照加拿大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Reports Analysis Centre of Canada,简称FINTRAC)的规定,如个人兑换外币10,000加元或以上,首先需要填写一份政府认可的“大额现金交易表格”,接受兑换者还需将此交易上报加拿大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 T先生说,新移民及留学生钟爱买房买车,大部分人都不想通过银行汇款而损失大笔手续费及汇率差价,有不少人,例如官二代,亦不想在两国银行留下交易纪录,而便于他人查找,所以需要“地下换汇”业者的“帮助”。 “地下换汇”亦不是普通人就可以做的,经营者大多是一些已在大温站稳脚跟的中国移民富商或富二代。 他们有大把现金在手,跨国的生意需要两边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帮官二代换汇,亦有助于他们与中国大陆官员进行“感情联系”,同时满足自己生意上的资金需求,又可赚取汇率差价。 黑市汇兑蓬勃增风险 业者采手段保障双方 在卑诗经营“地下换汇”的L先生说,2008年左右开始做这行,是因为自己有很多“闲钱”,同时家人在中国做生意亦需要不少人民币,所以才想到与他人进行加币、人民币的兑换活动。随后他发现,其中的汇率差价亦可带来不少收入。 L先生说,最初的客户都是经过朋友介绍,全靠个人信誉进行交易,未有任何保障措施,双方将加币或人民币,在指定的时间转入对方指定的帐户即可,无需押金等繁复手续,一般交易需要3至4天时间。 但随最近两年客户增多及单笔换汇的金额不断提高,加拿大及中国打击“洗黑钱”的力度亦不断增强,且在换汇过程中进行诈骗的状况时有发生,为了保护自己及客户,L先生开始筛选客户并提出一些交易条件。 他要求客户,大额资金转帐必须使用电汇或银行本票,且双方必须在同一间银行见面进行交易。而单一交易数额较大的客户,例如一次换汇额度超过100万加币,他就会要求双方共同设立第三方短期信托户口,待交易完成后再取消;信托户口的办理手续费在1500元到2000元加币之间,一般由他支付及处理。 L先生表示,目前还未遇见任何诈骗行为,且与客户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为保险起见,已不接受任何新客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