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快闪迎国庆视频 花了15万加币 |
新闻频道 - 华社要闻 |
作者:观察者网记者 来源:观察者网 |
2014-10-17 12:10 |
参与快闪活动的海外华人在最后举起国旗与国人共贺国庆
──观察者网独家对话《多伦多•中国心》快闪总策划刘通 10月1日开始,一则名为“《多伦多•中国心》快闪迎国庆”的视频仿佛长上了翅膀,在互联网上翩翩飞舞,穿梭于无数朋友圈,叩响无数中国人的心扉。在这则13分19秒的视频中,300余名生活在多伦多的华人和各种肤色的国外友人欢聚当地最繁华的广场,用中国风歌曲串烧共同庆祝祖国65周年国庆日。从“月亮代表我的心”到 “我的未来不是梦”、从 “千万次的问”到 “我的中国心”,从“阿里山的姑娘”到“喀秋莎”……镜头里几位当地市民说,在几个街区外就听到了音乐声,跑过来一看,“Fantastic!”老人们欢笑,年轻人起舞,所有的面孔都那样美丽、青春,所有的中国歌曲都和当地的空气、风景那样融合。 音乐胜过一切言语。多伦多街头的歌声和那群神采飞扬的人令所有观众都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既熟悉又新鲜,这种发自心底的感动无须用言语来表达。 10月1日观察者网转载视频之后,更是令网友们心潮澎湃。大家感动之余都在好奇,是谁牵头编织了这道中国心的音乐彩虹?他们为什么会想到以这样的形式来遥祝祖国国庆……顺着歌声的指引,观察者网辗转找到活动的策划者、LeMine公益平台创办人刘通一问究竟! 2014年9月16日加拿大多伦多Dundas广场上,300名华人齐聚用快闪表演庆祝祖国65周年国庆,前排左二为此次快闪活动策划人、LeMine公益平台创办人刘通(Thomas Liu),左三为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房利先生。 观察者网:在印象当中快闪活动很多,但是由海外华人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主题来组织举办快闪活动似乎还是头一遭。而整个活动不仅载歌载舞非常精彩,甚至还有万锦市的市长Frank Scarpitti和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房利先生前来助阵,我们的读者非常好奇:是什么促使你们产生组织这样一场快闪活动的念头?怎么会想到请万锦市的市长先生和中国驻多伦多的总领事参与其中? 刘通:最开始我看到台北快闪101在北京国贸做的一场快闪活动,看完之后非常感动,都是我们熟悉的歌曲、共同的文化。而且作为一个台湾的媒体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受到台北快闪101 的启发,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多伦多也做一场快闪活动。我们多伦多的华人,有同一个历史背景,有共同的文化。在多伦多的华人大部分都是新移民和留学生。每到逢年过年的时候,思乡、爱国是我们共同的情愫。今年正好是国庆65周年,正好借此次机会办这样一场活动。 因为我们是在海外,海外华人是比较边缘的一个群体:对于国内的同胞来说,我们是离开了祖国,对于在加拿大本地人来说,我们是刚刚移民过来,需要融入本地社会和文化。所以我想这个活动应该有一些加拿大本地的元素和中国的元素在里面。 大多伦多万锦市是一个华人非常多的城市,万锦市的市长Mr. Scarpitti也非常的亲民,他本人就会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中文歌。所以这一次庆祝中国建国65周年快闪活动邀请他参加,他一口就答应了,非常支持。房利总领事更是全力支持我们这一次的快闪活动。对他们两位,我们表示由衷地感谢。
观察者网:《多伦多•中国心》从创意确定到最终落实,期间筹备多长时间?整场活动是否有进行过排练?活动中你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通:这次前后差不多筹备了3个月的时间。从选择活动的形式,确定为快闪;到确定主题,选歌,编曲,排练,到现场拍摄。我们在网上召集了大量的志愿者,最后选定了将近300个志愿者。由于志愿者要事先进行排练,有一些志愿者为了这个活动从其他的城市特地赶过来,每次排练要开车四五个小时。 志愿者非常的踊跃,我们特别感动,在这里我特别想感谢的是多伦多Bay Street BBS(贝街论坛)的友情协作,他们从得知快闪活动之后全程积极参与支持。由于绝大部分论坛志愿者从事的是金融商业方面的工作,白天上班,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排练,有两次排练合音都到夜里二三点。 活动最困难的地方应该是现场。我们选择的场地是在多伦多市中心的Dundas广场,要申请各种许可,控制噪音,现场录音的授权,现场当时比较混乱的。我们以前也没有任何的经验,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克服现场会出现的各种预期外的状况。 观察者网:Dundas广场具体是怎么搞定的?从片尾的演职人员表来看,此次快闪的录制与拍摄都达到了专业水准,不仅出镜人数很多,还动用了大量的摄影设备,是否方便透露这场活动的花费? 刘通:场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与政府沟通的过程,也有与商业业主的前期沟通。300个人的公共活动,我们需要考虑到如何在现场控制噪音,而且时间在下午一点,是大家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现场用于拍摄的镜头比较多,需要注意到路人的安全和入镜的许可。参与这次活动的人员都是志愿者,但是一些硬性开销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场地、乐队、摄影、编排、后期的剪辑制作,总共加起来差不多花了15万加币(约合82万人民币)。 观察者网:得知你们要举办这样一个快闪活动,你们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是怎样的态度?参与活动的人员的构成如何?亲友团?热心网友?专业歌手?如何招募到这些参与者的?有一个大约的比例吗? 刘通:身边没有一个人是预先知道的,活动的策划、安排都是保密进行的。我们在网上和论坛上呼吁大家参与到这次活动中,对参与的人员完全没有专业演唱背景方面的要求,只要愿意参与,有这份思家爱国的情怀,我们就欢迎。我们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登记,统计志愿者的人数,也会跟他们进行沟通。一些唱歌比较好的志愿者就选中到大合唱,预录合音的部分。在活动之前,我们组织了4次排练,总共大概240多位志愿者,再加上我们公司的员工和技术工作人员,一共300人左右。 观察者网:快闪中歌曲非常打动人,除了有“月亮代表我的心”、“阿里山的姑娘”、“千万次的问”、“我的未来不是梦”、“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还有一首俄国的《喀秋莎》,请问你们是如何选定曲目的?这些曲目显然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会担心难以引发年轻人的共鸣么?会担心多伦多当地市民的接受程度么? 刘通:完全没有担心过。这些歌曲都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时代的回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像《喀秋莎》这样的歌曲代表了一个时代特定的感情。为什么要选一首苏联的歌曲?有一位网友说得特别好:因为《喀秋莎》已经成了一代中国人的青春圆舞曲,承载着一代中国人的青春奋斗记忆。它讲述的是年轻的情人不得不分离的不舍情感,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我们海外的华人和祖国和亲人分离的情感。因为这首歌,我们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一些在多伦多的俄罗斯移民朋友非常热情,不仅积极地参与演唱、演奏,还自编自舞,演绎了一段非常精彩的俄罗斯风情的舞蹈,结果《喀秋莎》这首歌也成为整个快闪演唱中的一个亮点,很多网友认为这首歌旋律非常优美流畅,纷纷打听歌名歌词。 万锦市市长Frank Scarpitti与志愿者一起在现场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观察者网:除了观察者网率先转载,央视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都对你们的视频进行了转载报道,就你们所知还有那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关注到你们的这次活动?在筹备之初你们有没有预料过你们的快闪活动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刘通:我们在微信、优酷、Youtube这三个平台上发布了视频,没有想到反响这么好,这么多网站媒体转载。我们是北京时间10月1日早上5点多上传视频的,结果不到24小时点击量就超过百万!然后到10月6日晚上的时候,单单腾讯视频一个网站的点击量就达到1千1百多万!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看到上万条网友的留言,有个网友说反复看了20遍,不少网友都因为感动和激动而流泪,这说明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老实说我们没有预想过快闪活动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反响。我想对多伦多、加拿大的华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代表多伦多的华人,把我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爱集中表达出来。 观察者网:有种说法是在万锦市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中国人,您能否跟我们介绍一下多伦多华人社团和社区的情况。力量如何,平时都由谁来组织活动,活动多吗? 刘通:大多伦多地区分为7个小的城市,整个大多伦多差不多有600多万的人口,华人比例在10%左右,也就是说有差不多60万的华人,这其中还不包括中国留学生,因为留学生不算作常住人口。由于万锦市的学区比较好,中国人又非常在乎下一代的教育,万锦市的华人确实比较多。至于到底是不是3:1的比例,我就不清楚了。但是确实是有一些社区,有相当比例的中国人。 海外华人需要重新融入当地的陌生的文化,在融入的过程中是很不容易的,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多伦多海外社团非常活跃,不仅仅有留学生社团、同乡会,还有一些行业的社团,包括商业社团。这对华人适应海外生活,团结华人力量,发出海外华人自己的声音,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观察者网:您在多伦多生活居住了多久?有一种说法是出了国门就爱国,您觉得您在海外生活的经历对您看中国是否产生影响?您觉得海外媒体对中国近年来发展的报道和您自己的观察之间是否有差异? 刘通:我是2001年留学来到加拿大的,到现在已经将近14年了。我一直都很爱国,不管走到哪里,我一直都是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这也是为什么在活动的最后一首歌我选择了《我的中国心》。不管在哪里,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中国人。 海外媒体是一个很不容易定义的概念。在国内,也许海外媒体就是一个大而模糊的概念。但是客观来看,绝大部分的海外媒体并不能代表绝大部分海外的声音,这里面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差不多是近15年才开始多起来的,在此之前,数量并不是很多。近15年移民的海外群体才是主要的群体,从人口数量上来说也是比较大的。这一部分移民因为出国时间比较短,还没有渠道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我们看到的一些海外的媒体,往往是一些已经过来三五十年的老一辈的移民,包括一些香港的媒体,他们的声音是比较大的。我个人觉得,我们新一代的海外移民,需要开始在海外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两个声音是不一样的。 观察者网:您的朋友在多伦多大多从事什么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移民海外,不少此前移民海外的华人也开始陆续回国,您周围有这样的例子么? 刘通:因为我自己是做企业的,所以我的朋友也差不多也都是企业家、专业人士,另外我以前是以留学生身份来到加拿大,在留学生社团也比较活跃,所以也有很多留学生朋友。现在的趋势来看是出国的比较多,回国的比较少。当然近几年,祖国发展的非常非常好,所以我身边有很多的华人朋友希望可以回国发展。 观察者网:最近很多外媒包括《经济学人》、BBC都对香港的占中事件进行了报道,更有142家海外华文媒体联合发声明呼吁香港占中人士冷静还街于民,相信香港占中在海外华人圈中也是牵动人心的事件,您怎么看此次事件? 刘通:我个人认为,香港占中运动中有一些所谓的领导者有相当的政治投机成分。这个事件本身对为香港民众争取更多权益没有多少实质帮助。一些媒体在中间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好的。在类似事件中,媒体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香港本身的繁荣和稳定是最重要的,而且香港的选举在政治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开始赋予了他们在过去100多年都没有的选举权,这是香港民主政治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也体现出了我祖国对香港在政治上开放、包容的最大的诚意。相信香港会越来越好。 观察者网:感谢您的发言。祝愿在加拿大的华人生活愉快,为两国文明交流做更多贡献! 刘通: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