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有无可能意外实现?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新闻网   
2014-02-15 20:06

20

台海两岸65年来突破历史的会晤:王郁琦、张志军“官方对官方”见面落幕了。眼前看,马英九想在今秋亚太经合会(APEC)在北京怀柔雁栖湖畔举行时会见习近平,成功希望不大。但台北的意愿正式传达给北京了,就像张志军说的“两岸的未来,需要更大的想像力”,会不会峰回路转?到底是台湾急或大陆急?

这次会面,即使两岸互称官衔只实现一半,“主委”、“主任”称呼仅见诸张志军、王郁琦两人口头互称,大陆官媒未提“主委”等称呼,遑论“陆委会”政府机关名称,颇有“你称你的官衔,我坚持我才是中国正统”的蕴意,以致将来“各自表述”,台湾的中华民国合法性未被承认,反被大陆“一个中国”吸纳“招降”还有疑虑。但王张会后,蓝绿阵营都肯定互称做法,国际媒体大幅报导,对北京而言也属“不可逆转”的改变,《经济学人》即称两岸这些“象征”已成为“实质”形式,既非一边一国,也无主从关系。

从多方面观察,这次“官对官”有许多刻意安排的巧妙细节,诸如:王张都佩戴没有国旗的徽章;王郁琦赴中山陵谒陵称“中华民国已经103年了”、谈话公开说出“中华民国”,而国台办官员这时刻意回避;王献祭孙中山花圈上署名“陆委会主委”,但未提行政院、中华民国;陆方同意王郁琦在南京大学演讲,含蓄谈自由民主的价值……,凡此种种,俱见两岸互示善意,各展巧思。台北想阐明立场,北京则展现宽容,但又将台方欲散播的理念、政治象征符号等,控制在一定范畴(包括媒体不报导),给自己将来留弹性迂回空间,提防万一绿营再执政,形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困扰。台湾因此得到某种程度“对等尊严”,两岸实践一定程度的“不否认治权”,如此一步步推进,涓滴累积互信,相互融合的渐进过程可圈可点,两岸表现都值得喝采肯定。

这次会谈绕梁最久、余韵犹存的是张志军说“两岸的未来,需要更大的想像力”。想像力当然须适用两岸,既考量台湾的未来缺乏与大陆的密切关系不可想像,最后须有和平的“终局安排”;另方面也得忖度,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固然不假,亦即两岸现状,但大陆终须面对与中华民国间的问题如何合理解决。透过这类交流,从“主委”到“陆委会”、“行政院”等拾级而上,最终面对“中华民国”,谈判“治权”、“主权”兼容问题,都需靠更大想像力。

可以说,两岸目前都有意愿,就2008年来两岸密集交往作个阶段性总结。台湾提马习在APEC会面,有总结段落、开启新篇之意;陆方则以“西雅图模式”,暗示台方仅能派部长级人士或领袖代表参与,国际场合会面不宜,好像路已堵死。

这个结果并不让外界意外,但还是存留不少“想像力”空间。马政府民望低迷,“会习救马”的突破可拉抬马的政绩,马英九2016年5月卸任能留更多政治遗产,表面看让两岸关系不致再因政党轮替而发生逆转;实质上,马政府也想透过北京首肯,让习近平亲手促成,扩大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台北或许也认为,东海、南海紧张情势日益升高,台海却相对平静,正彰显马英九的大局策略正确得宜,中共当局和中华民族都受惠,理当获善意回应。

反观北京态度,从急于两岸政治谈判,现在反而对习马会提议态度保留,关键当然在场合不宜、国际介入和两岸问题国际化等忌讳。台海平静无波眼前对北京至关重要,无兄弟阋墙之忧,可专心致力与日美周旋,传闻大陆1000多枚导弹瞄准日本,马英九难谓无功;但想驱动北京“拉一把”挽救马的声望,进而扭转独派对中华民国的认同、改善台湾支持统一的低落民意,虽非北京的急迫优先选项,但也有一定吸引力。

当然,既然马英九开口,会晤习近平算是提上了议程,APEC不宜,其他的地点、身分仍有“更大想像力”空间。只要北京掂量利大于弊,以习近平比江泽民、胡锦涛更自信,又属历来最“知台派”领导人,习马会酝酿后,最终会不会给全球华人一个惊喜,作为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的门钥,眼前似乎尚未完全绝望。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