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决心释放市场力量 |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
作者: 欧阳德 米强 来源:金融时报 |
2013-11-15 13:12 |
数月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被视作一个将决定中国经济改革议程的关键时刻。 外界对这次会议的期待是如此强烈,使得会议的最终结果看上去有些令人失望: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实施的具体改革,这次会议只给出了模糊的线索。 但这次为期四天的会议释放出了足够多信号,表明习李二人准备让市场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逾370人参加了昨日闭幕的三中全会,他们是中国最有实权的人。 中共中央全会历来就是中国领导人用来勾画任期内愿景的一个平台;过去30年里,它们多次塑造了中国的经济战略。
本周的三中全会显示出,中共高层释放出的那些看似平淡的言辞,可能成为大胆行动的前奏,最终触发影响深远的改革。分析人士特别指出,中共中央将成立一个引领改革的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很可能将由习近平或李克强挂帅,级别在各部委之上,这样就可以制定和协调各项政策。 虽然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经济增长已能证明,先前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举措是成功的,但李克强之前指出,改革进程已“进入深水区”,暗指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对更广泛改革构成了阻力。 瑞穗证劵(Mizuho Securities)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他们正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如果不设立一个高层机构强行推进改革,改革进程会受到太多利益集团的阻挠。改革面对来自利益集团、甚至各个部委的阻力,现在这个小组将能够压制它们。”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的刘胜军(Gary Liu)表示:“新一届领导班子似乎有很大决心向前推进,但实际上改革的实施要困难得多。我们的体制非常复杂。” 昨日会议闭幕时发布的公报称,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人认为,这一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决心推进困难重重的改革。此前,市场被称为起“基础性作用”。 多年来,中国一直承诺要扩大农民对土地的控制权、扩大城市的财政权、给私人投资者更广阔的空间。但在各个方面,改革的进展都很有限。 昨天的会议公报提到了中国土地二元所有制引发的问题。在现行制度下,打算迁移到城市、甚至已在城市定居的农民,无法出售自己在家乡的土地,因此也就无法将售地收入用于在城市开始的新生活。会议公报称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北京的经济学家马光远说:“平等地权的说法此前就已提出。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之间的政策差别肯定会被取消。这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 公报上没有提及的东西也不少。虽然外界关注的焦点是习近平的金融改革议程,但银行、利率和汇率这三个对中国金融发展最关键的领域,此次三中全会均没有提及。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说:“他们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承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是新提法,但公报没有列出任何具体措施。” 但其他分析人士认为,公报未包含细则,不应被视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中共文件的含糊其辞往往是刻意为之,具体实施交由政府部门承担。 比如,在1993年召开的全会上,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提法平淡无奇,而且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在十年之内,中国在上海和深圳两地建立起股票市场,加入了世贸组织(WTO),还全面改革了银行业。 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的领导下,中国政府还开始为国有部门“瘦身”。1997年,国有部门工作人员总数为7000万左右,十年后降至3500万;同期,国企数量减少了一半有余,从25万家降至不到12.5万家。 不过,国有部门的“瘦身”步伐后来慢了下来,国企成为廉价信贷和4万亿元政府刺激计划的主要受益者。该刺激计划帮助中国经济平稳渡过了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