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创富:20年狂敛35亿? |
娱乐频道 - 大陆星闻 |
作者: 裴少铭 来源:华夏理财 |
2013-12-27 23:33 |
那个长得不怎么俊俏的电影哥冯小刚,在中国影视消费市场导演的“马年地震”,可能远不止这些。而即便这样,他也只是一个手艺高超且手握金刀的“小裁缝”。 先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摁下手印,接着用《私人订制》捞得大钱,很快冯氏春晚又要成为13亿人的除夕大餐…… 面对这一系列新闻,有人不禁发问:冯导您这是要逆天吗?您的《私订》为何如此挑战审美极限?您的春晚还会怎么样出人意表?马年你还会整出哪些幺蛾子事件?搞笑了这么多年,您到底赚了多少钱?您赚的那么多钱,究竟是肿么分的啊? 第一篇 怪诞贺岁:冯氏春晚“私订”啥? 与往年相比,马年春晚到底有何新意? 讽贪刺虐的时弊戏谑,已在《私人订制》中初露峥嵘,冯小刚会不会用它来改良“春晚三十多年的庙堂积习”? 据内幕人士透露,《私人订制》暗示“冯氏春晚”可能正在秘密研制惊爆除夕的“礼花弹”。 怪诞贺岁:华谊商密是主谋 随着《私人订制》票房纪录不断刷新,其市场口碑也在持续变色。《CM华夏理财》独家调研采访发现,冯导的这部贺岁片之所以让市场如此百转千回地纠结,主要是在它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商密。 12月20日,《CM华夏理财》记者在万达影院实地调研采访发现,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多数人时而发笑,时而静穆,影片的情感节奏的确能够主导影厅气氛。但看完之后,很多人的评论却莫名其妙。 “搞笑倒是挺搞笑,就是不像个电影。”《CM华夏理财》记者邻座的一对来自工信部研究所的老夫妻质疑,“这恐怕不是冯导的水平吧?” “据说《私人订制》首日票房8000万,我是看了这个消息才来看的。”观众任怀亮表示,冯导这是要拿《私人订制》为马年春晚练手啊。 《CM华夏理财》观影完毕,在腾讯微博上以关键词搜索“私人订制”发现,90%的微博博主认为该影片是广告联播,是春晚小品的预演,是烂片,并为其投下了差评。 但是,当《CM华夏理财》向一些银行财富管理中心的朋友们询问看法时,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目前国内的有钱人,都是自己订制食品、衣服、家具、旅游……他们的生活几乎全部是订制的。”浦发银行北京某支行行长刘女士告诉《CM华夏理财》,《私人订制》我是看懂了,确实有现实批判意义。 另有北京电视台的朋友张先生,在被问及《私人订制》的观感时,向《CM华夏理财》透露了一个天大的商业秘密:“这个电影怪片,是华谊兄弟商业项目整体计划的必然结果。” 据透露,2014年1月底至4月末,北京电视台即将与华谊兄弟推出一档卫视上星的真人秀电视活动。而这场活动全靠冯导的贺岁片《私人订制》打头炮,其名字竟然也叫《私人订制》。 《CM华夏理财》继而拿到了北京电视台此场真人秀活动招商案。该方案明确写有:活动将延续冯氏幽默风格,将《私人订制》、《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的故事在电视中呈现,打造全新的体验式电视节目真人秀。 “电影《私人订制》与电视《私人订制》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吸金战略和内容编导系统,它们都是为‘土豪’或广告主订制的套餐。”北京电视台这位朋友一语中的——知道这个真相后,你是不是觉得电影《私人订制》其实并不怎么怪了呢? 冯导订制:用它为春晚探路 “《私人订制》讽刺的典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存在的。”文化部下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演娱乐公司某项目总监李为认为,影片中范伟的故事可能是为刘铁男、刘志军等大贪官私人订制的,宋丹丹的故事可能是为某些千亿富翁们订制的,李诚儒的故事对娱乐圈订制的。而最后的道歉,应该是对整个社会野蛮发展的直白批判。 据李为分析,《私人订制》在春晚之前推出,冯小刚导演可能是想以上述“典型订制”的批评形式,尝试为冯氏春晚,进行一箭双雕的“探路”。 据透露,长久以来,冯小刚对以往歌功颂德的春晚也有看法。在他接下春晚指挥棒的那一刻起,他就为马年春晚的相声、小品提出要求:要干预生活,希望能够走出“讽贪刺虐、针砭时弊”的路数来。 但那时候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文化改革的调子始终没有敲定。对于冯导制定的新路线,赵本山、宋丹丹、陈佩斯、姜昆等人全都心理犯嘀咕。姜昆还明确对外发声:自己确实接到了冯小刚的邀请,原定是要他上一个讽刺相声,但他一直在考虑,讽刺作品适不适合的问题。 “三中全会之后,事情就不一样了。”一位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作朋友张译文向《CM华夏理财》透露,近期中直系统一直在学习三种全会精神。三中全会宣讲员,强调最多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调艺术家要接地气、要反应基层现实生活,要尊重老百姓的创作。 “春晚导演思路确实应该改,也可以改,但是怎样改?谁也拿捏不准,包括冯小刚自己。所以,冯导才拿出《私人订制》这部贺岁片来,估计是要用它来试探市场反馈,试探监管尺码?”张译文分析质疑道,《私人订制》虽然有些差评,但影片票房连创纪录,老百姓用脚投票的力量实在不小,监管领导也没有发表恶评。这或许是大家都想看到的最好结果吧! “我也是听说,电影局对《私人订制》的审查意见实际上并不太多,影片没动大手术。”张译文对《CM华夏理财》表示,但从目前通过审查的戏份来看,冯小刚应该能够号准监管领导的脉了——未来的春晚,只要不突破《私人订制》的监管尺度,冯导尽可以发挥他讽刺艺术的特长。 分析认为,掌握监管尺度,对冯小刚来说至关重要。 经此试探,冯导一则可向所有春晚演员证明,讽刺艺术路线是行得通的,演员们可以放宽心搞讽刺作品的创作去了;二则冯导自己也明白了讽刺艺术应该把握的适度标准;三则冯导还明白了一点——冯氏春晚想受好评,除了讽刺艺术,还必须贴近底层老百姓的生活。 “《私人订制》主要讽刺的是官员不作为、乱作为,以及社会上的奢靡享乐之风。”李为分析认为,而这些全是三中全会决定重点治理的不良风气。 而《私人订制》最后关于“捐汽车”的笑料和包袱,很多人认为从艺术的角度看非常多余。但李为认为,这种多余对冯小刚来说也大有大用处。因为这可以让他试探出是否可以引用网络段子的答案。 “为掌握监管尺度,冯导和他的团队应该深入研究过三中全会精神了。”文化部某处丁玉梅处长分析认为,冯导的影射批评,应该是响应三中全会精神的“导向性批判”。 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大概推知冯氏春晚或有哪些突破了。 据分析,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根治官员特权作风问题、超标待遇等问题、跑官要官问题、形象工程问题、政绩工程问题。此后,中央文件还明令禁止的野蛮拆迁问题、大拆大建问题、领导干部子女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冯导应该都可以尝试批评。 《CM华夏理财》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在最近春晚节目的二审、三审环节,冯小刚仍在坚持他的讽刺艺术原则,希望受邀演员多拿一些讽刺民生问题的作品。而蔡明、潘长江、郭冬临等明星都在做相关方面的准备。 “真的很期待在冯氏春晚中看到更多突破。”李为说。 马年春晚:或有大亮点 那么,冯导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呢? 就这个问题,《CM华夏理财》致电央视某知情人士,得到的回复是:春晚改革后,春晚项目实现了扁平化垂直管理。也就是说,目前剧组是一个独立项目,冯小刚作为总导演,直接对中宣部领导负责。而中央台只是做一些服务工作。当然,为了加强协同,CCTV设立了一个春晚剧组秘书处做组织支持,由一个制片负责协调剧组与CCTV的所有互动事宜。 尽管大权在握,但这话冯导不能直白地告诉别人——即使告诉了,别人也未必全信。所以,冯导用2014贺岁片《私人订制》,为自己的讽刺艺术壮行,为春晚的艺人们壮胆。 不但如此,为办好马年春晚,冯小刚还绝对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直接授意。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确保马年春晚减少阻力、改革到位,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还专门到央视调研过。当时,刘奇葆定位春晚为国家项目,央视必须开门办;并要求用新思路把春晚办成全民大联欢,要有正趣味,多推新人,力戒浮华,不搞铺张浪费。 “既然中宣部已经明确授权、授意,作为总导演的冯小刚就必须照办。”知情人士向《CM华夏理财》透露,看来马年春晚必然节俭。为此,冯导除了发挥特长,多多展示自己拍摄的年俗文化短片以烘托气氛外,多上一些语言类节目也不失为最优选择。 据透露,语言类节目无需调度人山人海的大场面,无需营造如梦似幻的3D视觉效果,在灯光、布景、舞美上可节省很大支出。 另外,冯导的智囊团全是文学创作大家,比如著名作家王朔、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作家刘恒、著名编剧赵宝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等等。 有这些高手相助,重点开发语言类目,不但可以实现冯导“讽谏时弊”的夙愿,还尊重了中宣部有关“春晚要反应现实生活,要办得节俭”的政治要求。 正因如此,郭冬临、牛莉、蔡明、冯巩等人的小品,很可能成为冯氏春晚的重大亮点。 除此之外,另据八卦传闻,为落实中宣部“多推新人、展现草根才艺、全民大联欢”的指导方针,冯小刚还邀请了唐山卖菜大妈张学敏等一批草根绝活高手登台表演。 据透露,卖菜大妈张学敏,此次将与唐杰忠和姜昆的徒弟、相声演员周炜等多人搭档,以小品形式呈现多种才艺表演。 至于郭德纲的相声,冯导个人多半倾向于支持,但最终能否登台,那就要看他的“人缘”了(注:冯导说的是“听民意”)。 再者,据说冯导对2013年夏天赵薇的电影《致青春》很有感触,除了讽刺时弊的小品,马年春晚他还可能拿出“向青春致敬”的创意来。而这个创意有可能会辐射到主持人的选角工作。 据分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大陆、港台一线明星多有参与春晚主持的先例。比如大陆刘晓庆、张瑜、方舒,香港的陈思思、梁雁翎,台湾的朱苑宜等等。马年春晚,冯导邀名角上台主持,不但非常符合时下流行的电视主持“名角当家”的时尚风潮,还可能充分利用人们的“文化恋旧情结”买好。 2000年至今,哪些明星仍是一线红人?谁又可能担纲春晚主持的大任?王菲?章子怡?王力宏?赵薇?赵又廷?韩庚?周迅?陈坤?黄晓明?他们,谁的魅影更能让你忆起那段远去的“青葱岁月”?这个问题也许不到最后一刻始终都是谜。 但据内幕人士对《CM华夏理财》透露,央视的蛇年春晚的主持人,目前少有接到冯导邀请者。 第二篇 冯小刚:金刀“小裁缝” 电影上映四天,票房飙破3.2亿。 据知情人士透露,那个长得不怎么俊俏的电影哥冯小刚,在中国影视消费市场导演的“马年地震”,可能远不止这些。 而即便这样,他也只是一个手艺高超且手握金刀的“小裁缝”。 王氏密制“冯导连环弹” 2013年末,冯小刚贺岁片《私人订制》就像某类小吃,越臭越能卖出大价钱。这让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看着,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现在,很多还都不知道,借着冯导的这股“臭风”,王中军已经开始开始了另一个“赚钱大阴谋”——这就是让冯导电影变成怪胎的那个电视计划——北京卫视真人秀《私人订制》。 《CM华夏理财》从独家渠道拿到了这个真人秀电视活动的招商计划书,发现其播出季将横跨马年春节、马年元宵节、马年情人节、马年两会等众多重大节日;其炒作概念赫然写着“2014年冯小刚三板斧之一”。 那么这份招商书中所说的“冯小刚2014三板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招商书写道:《私人订制》电影版导演、央视春晚总导演、《私人订制》电视版总导演;电视版《私人订制》,计划集集都是一步完整版的电影《私人订制》,誓将冯氏喜剧风格进行到底。 这不是借机炒作吗?看来,华谊兄弟早已做好准备,一定要把冯导在马年的文化风头,一股脑吃干榨净才肯罢休。 仔细研读了华谊这份真人秀计划,发现其广告赚钱手法还真是花样百出。里面不但有独家冠名广告方案、贴片广告方案,还有更加创新的联合特约广告方案,以及行业合作企业广方案告等等,每个广告方案下面,还都有各种各样价码的广告回报方式和次数。 《CM华夏理财》另从知情人士获悉,王忠军为了充分延用冯小刚贺岁电影《私人订制》的吸金价值,早在电影《私人订制》首映前就开始以暗标的形式,进行电视版《私人订制》的广告找商了。 两个“订制”赚翻天 据了解,冯小刚拍贺岁片《私人订制》,只花掉华王忠军1.15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这点投入,早在影片上映甚至是在影片杀青之前就已经收回华谊的保险柜了。 在观看完影片《私人订制》之后,《CM华夏理财》记者特意记录下了该片植入广告的情况。结果发现,此片竟暗含广告五六十个。 这些广告大体分为贴片广告、植入广告、赞助广告、合作广告等几类。比如,宝马、剑南春、MINI、E人E本、红牛、松鹤楼、珍爱网、微信、悠唐购物中心、苏州园林、重元寺、北京某酒庄等等,都是影片拍摄实际买单的金主。 以上是电影《私人订制》的广告入账,而其票房收入极有可能一如当初国泰君安证券预估的那样,在其下线之前充至13亿元人民币。 《CM华夏理财》记者从金融圈朋友处,辗转拿到该券商的这份研究报告。报告题为《为突破纪录而来》。 据国泰君安分析,电影《私人定制》占尽市场成功要素(品质一流、档期绝佳、题材讨巧);具有阵容、题材优势;从12 月排片表来看,同期上映影片中没有同量级可与之抗衡之作;贺岁档期喜剧历来最为讨巧,比如2012 年同期喜剧贺岁电影《泰囧》最终票房超过12 亿。因此,国泰君安预测,电影《私人订制》最终票房将在11 亿至13 亿元之间。 此外,《CM华夏理财》获悉,截至2013年12月末记者发稿时止,华谊兄弟正在策划的北京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私人订制》,目前也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广告招商计划,其总中标额超1亿元人民币。而栏目冠名广告中标价为4500万元,整整超出其刊例规划价1000万元。取得了意外的惊喜。 冯导创富:20年将超35亿? 《CM华夏理财》记者从华谊兄弟内幕人士手中拿到一套其公司内部资料PPT。据该套资料显示,20年来,冯小刚电影为投资方带来的票房收入,早已经超过了25亿;如加上2013年的贺岁电影《私人订制》的预估票房,其为投资人带来的财富很可能将超过35亿元。 当然,以上数字不包括20年来冯氏电影广告植入的收入。 以知情人所知为例分析,冯小刚在研究广告植入电影的艺术方面,历来高人一筹:早在1999年,他拍《没完没了》的时候,就以植入的形式,神不知鬼不觉地植入了中国银行的广告,中行支付了当时看较大一笔广告费用。到了2003年,冯小刚拍摄《手机》时,为该片植入摩托罗拉、中国移动、美通通信和宝马的高额赞助,总收入近2000万元;2004年拍《天下无贼》,宝马、中国移动等再度为冯小刚的电影埋单,为华谊兄弟带来入账4000多万;2008年的《非诚勿扰》,各类广告收入达5000万。2012年《唐山大地震》,虽然也有工商银行、宝马汽车、剑南春酒、中国人寿、苹果手机、中联重科、KAPPA植入广告,但因投资巨大票房不及预期,最终全片未能实现大幅盈利的预期。 金刀之困:冯导经营存软肋 《私人订制》大卖,冯小刚“贺岁片”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尽管如此,与投资人相比,他本人还不是这块金字招牌的最大受益人。 综合各类八卦报道,冯小刚1997年拍摄《甲方乙方》时,冯小刚的导演片酬只有葛优60万的一半即30万,但他采取固定片酬加票房分成模式,最终拿到117万;《夜宴》和《集结号》都带给他上千万的收入;《唐山大地震》拿下6亿票房,冯小刚拿到了创纪录的6000万。目前,即使《私人订制》票房达到13亿,王忠军给冯导10%的高比例分成,其收入也不会超过1.5亿。加上此前华谊兄弟上市为冯导带来的超4000万账面财富。20年来,冯导的资产能达到10亿不?悬! 八卦人士饭后闲议:冯导创造了那么多财富为什么自己拿不拿大头呢?更八卦的人答曰:可能是冯导在经营上有软肋。 据《CM华夏理财》拿到华谊兄弟内部资料显示,当初王忠军最早遇上冯小刚的时候,冯正在四处化缘找钱拍《没完没了》。那时候,冯小刚身兼数职,既做导演又做制片,十分辛苦。是王忠军机缘巧合碰到了他这块“点金石”。但是冯小刚此后自动退出了制片角色——从此所有电影的商业操作,均交给了王忠军操刀。 另据内幕人士透露,在影片题材的选定上,冯导的把握能力可能确实也不及王忠军。 据电影《手机》的拍摄就是一例。原来,冯小刚最初想拍的不是《手机》,而是《歌声离我远去》。王中军听后,随机说:“这戏没戏”。几天之后,冯小刚又提出要拍一部美国情感片,王中军说:“这部比上部更‘离我远去’。”再后来,冯小刚拿出了《手机》的创意,说要拍手机与人的关系。王中军当即拍板投资2000万元打造了一部回报率高达263%的《手机》。 相反的例子是《唐山大地震》。据说,拍唐山大地震是冯导多年的夙愿,但王忠军并不看好,只是由于冯导坚持才决定投拍,并找来了跟投做好了风险分散的准备。结果《唐山大地震》果然没赚钱。为此,冯小刚还欠下了王忠军一个人情,答应王忠军日后为他拍一部赚钱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电影版加电视版《私人订制》。 第三篇 冯小刚:何以吸金? 若论冯小刚吸金,不如说其炼金。 他不善经营,或者没那方面的准备和兴趣,但他有一个让人艳羡的“铁三角”。这个铁三角为他带来了诸多“本领”。当然,他电影票房最离不开的,还是他独特的导演智慧和艺术内力。 【会合伙】 冯小刚、王朔、王忠军这副“铁三角”,是冯氏贺岁片打出金字招牌的关键。 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大腕》、《一声叹息》再到《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每部片子都脱不了王朔独有的尖酸刻薄。冯小刚的电影从其开始就得益于王朔文学的滋养。 王忠军创办华谊兄弟,他善于资本运作、合作投资、构建发行渠道,善于金融融资。最简单的事,如果《私人订制》没有王忠军,冯小刚很难拿到全国院线50%多的拍片率。至于《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高投资的大片,其合作投资、金融融资,冯小刚就更得仰仗王忠军了。 【抓人心】 冯小刚的电影充满了小市民的日常谐趣。 他聚焦的人物都是一些现代大都市里的小人物。这些人崇尚自由,率性生活,在政治上没有太高地位,但经济上衣食无忧,而且都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他们热爱生活,崇尚格调,喜欢追求梦想,并且对社会的激荡充满思想。这部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观众主力。 冯小刚利用上述人群的特点,寻找好作家、好编剧、好剧本,并与他们一同构设假定故事,让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与普通人的梦想、情趣相互激荡。并以独有的幽默代偿小市民心声。 【假正经】 冯小刚的电影充满了京味化幽默。 他善于把轻松欢快注入每一部作品中, 以幽默的语言给观众带来快乐和欢笑。他的电影充满了市民语言的机智幽默、满足观众观影需求的同时, 也培养了固定的观众群。 冯小刚电影是模式化喜剧。 他的片子到处充满了假正经,他往往把人们熟知的话语和场景换成全新的环境,让人产生新奇感,让后在严肃的表演中融入各种哏儿和乐,调侃现实生活,宣泄人们的郁闷和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