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求仙缆船洲 /解黎晴
文学园地 - 原创游记精选
作者:解黎晴   
2012-08-19 20:48

武陵渔郎迷而不得路径的“水源”,还是不要有酸楚,也不必沉睡,你应该是兴旺的。桃花随武陵溪出山的时节,我抽暇探访了湖南桃花源问津求仙的一处故址——缆船洲。

沿着“渔村夕照”下的河滩,过问津亭。传为武陵渔郎问津之处,因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后遂无问津者”句得名。手抚谢枋得《秦人洞》草书诗碑,眺望问津亭携江枕流,倚翠望绿,据有山水之胜,回头剔藓摩读:“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宋诗之风轻吹我的文思,缓缓漫步,站在不知出自何人手笔的“缆船洲”三个苍劲流畅颇有力度的行书石碑前,使我想起忘却母亲而又成仙的渔郎洞中七日世上千年的神话。也许,这世上的事,不论是神还是现实,都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吧?如今神话流传千年,也让人神往千年,踏入仙境,能否也有渔郎之获呢?

鹧鸪一声声划破岑寂,飞落在峭壁参天的古木上。崖下,缆船洲三面环水,激流回伏,风吼水啸,白帆远远回避……弯弯之洲仿佛舟船之形。这里是武陵渔郎缆船之所,亦为“舍船”遇仙而朽烂之地,故又名“烂船洲”。洲头,鹅卵石泛着黑溜溜的光……春阳斜射在油得发亮的船底上,乌篷就像一条游动的鳞光闪闪的黄鲇鱼。烟霭在青青的柳林里浮动。浣衣的桃花仙子挑一担闪悠悠的沅水,消失在林荫深处……

鸣……一声汽笛,把我的视线拽扯了过去。江轮渐渐溶入云水的苍茫。木筏携来武陵山的风,扳着桃仙岭的云,排上一声高亢一声舒缓的笛声与深沉一半悠扬一半的船歌,在双扉宛然的桃源仙洞回荡。“后门洞”三个长满青苔的行书字嵌刻在洞额之上。洞门深锁,门迹天成,粗看似有框隙可投,叩则有声,细窥才觉不可通行。仙门古禁介于真幻之间,不与人互通闻问。渔郎有幸从此得入桃源,但尘心未尽,走出仙境,待“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至今避秦地,惆怅武陵船”。

独立洲头,清泠泠的江风吹乱我的头发。伴着亘古如斯的高一声低一声的江涛声,缆船洲的柳梢醮着天的湛蓝,写下长长的诗——你叹服像船工纤夫击沅芷如桨下、背闻山在肩头的历史,检阅江岸岭岭吐放馥郁的桃花和坡坡抖动长剑的芭茅……

当当的钟声依稀从黄闻潭底幽幽传来,相传潭内一条千年得道的鲇鱼精兴妖作怪,淹没庄稼,蚕食生灵。少年黄闻骑在鲇鱼背上调来大山、铁钟将其降伏,自已也被活活压在潭底。从此这里洲更美,水更幽,掌故更神奇。 眺望沙鸥飞舞的水溪帆影,我走近装载沅水一段云的舴艋舟,在即将向黄闻潭绝壁上的水府阁咿哑摇去之时,久久地凝望着缆船洲——这位甘于寂寞的处子。

山之美不在峰高,在于景致;洲之美不在貌秀,在于灵魂。尽管这绿萝下挂、倒影斑驳的路,已从卵石与卵石间错杂,在迷乱和迷乱中消隐,但我似乎看见那开坼的长长的泥缝所延伸的千古寂寞,悄悄地舒展而现出一尾尾欣慰的笑纹——我们再也不会无动于衷地对历史漠视与遗忘了。因为浓郁的怀念固然会加深人们的沉溺,以致于使人在自以为值得依恋的地方久久徘徊,但对过去的过多诅咒是不必要的,就像对过去的过多依恋也是不必要的一样。也因为,它已成为过去。

一水一洲一斜阳,百世百情百思量。桃源虽好,终有存于世外,千年避秦绝境也非人间烟火,所以渔郎还是归回家园寻找亲人故国。所幸之事,因为洞门长闭,才有了后人千舟万船的神思向往。渴了依在石崖间汲一捧沅江之水,烦了倚在桅杆旁梦一回桃花之源,醒后再寻所来之路。放舟还乡,抖擞精神,重入世界,这不也是缆船洲的一种境界!

“笑抛渔艇入苍茫,岂意壶中日月长。归到荒洲无觅处,萋萋芳草对斜阳。”从吕洞宾《缆船洲》的意境里走出来,解下缆船之舟,荡开舲船,追溯屈原《涉江》的足迹和传说……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