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哲学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方润华   
2013-08-29 19:01

       哲学常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艰涩的哲学理论流派众多、常人难明。然而凡夫俗子们亦各有自己的人生哲学,那是经过生活历练而形成的人生智慧与价值观,左右个人前进方向。日前偶读《人民日报》张世英教授所著《希望哲学论要》一文,深有感触,吸引我再三阅读、思考,心中百感交集。笔者虽没学过哲学,但从张教授的“希望哲学”中仿佛看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引发诸多共鸣……
 张教授是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学术泰斗,近年他融会古今中外先哲智慧,原创出“希望哲学”体系,鼓励人们以希望作为人生动力,照亮现实、超越有限、挑战自我、不断创新,那么希望就能扭转命运、塑造成功,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笔者年近九秩的生涯中,希望确实是人生精神支柱,忆往昔艰辛岁月,先天体弱且八岁丧母,少年又逢无情战争被迫辍学谋生,粮食匮乏、疟疾缠身仍要为口奔驰,且受日军欺凌,前景黑暗,受尽折磨,度日如年,困苦坎坷命运不堪回首,只能叹一句“不怨天、不尤人”自我开解。
 天无绝人之路,孤苦零丁中幸遇良缘,苦难中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内子的爱护令我化悲愤为勤奋,苦难亦成为点燃希望、激发斗志的催化剂,激励我为事业拚搏,希望就像阳光带来温暖与信心,希望亦像种子,努力播撒与耕耘总会有所收获。到而立之年创业略有所成,命运得以改写,令我深深体会到“希望是痛苦与幸福、黑暗与光明的转换”哲理,其关键就是奋斗,不然“希望”与“失望”也只是一步之遥。希望虽是虚拟的精神,但有了行动就不再虚无缥缈,并拥有无穷力量,助你实现理想。
给自己希望 注入正能量
 人生难免有各种困苦,给自己一个希望,等于为生命注入正能量,去化解人世间的种种不如意。没有母爱的悲痛、少年失学之悲哀、日军蹂躏之悲愤,种种切肤之痛令我更加明白人间疾苦,希望下一代免受其苦,故努力拚搏、拓展事业,修身齐家建立和睦家庭,希望儿孙比我幸运;同时热切投身兴教助学善工,帮助贫穷孩子以知识改变命运;关注同情孤寡残弱之辛酸,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助一臂之力;而最大的冀望就是祖国强盛、民族兴旺,一洗近代落后挨打之百年耻辱,当有幸目睹新世纪中国在世界傲然崛起,民族自豪之情难以言喻,没有经历战争的年轻人是无法体会的,故笔者多次呼吁青年学生要学好历史,以史为鉴,共同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惟有希望是无限的。一个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去,一生能做到顺天行道、问心无愧足矣,留下事业及慈善基金,冀望子孙后代薪火相传、永泽人间,有此希望在,自能豁达从容。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功名利禄只是云烟。生命有了希望就有活力,提出“希望哲学”的张世英教授现已年届93岁,仍笔耕不辍,且佳作频仍,为世人欣羡,相信他推崇的“人生希望”赐予其永远向前的力量。我的人生哲学与张教授不谋而合,冀能推动我生命不息、行善不止,并实现与老伴共庆结婚70周年之美梦,而最大的希望,是在有生之年看到第一阶段“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早日实现。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