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对立是“必要之恶” 对话成新常态 |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
作者:世界日报 |
2015-07-03 16:02 |
上星期举行的第七届中美战略暨经济对话,与第六届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如今传出中方认为“成果丰硕”,而美方舆论认为“气氛紧张”“大失所望”,可能间接影响习近平主席9月访美的气氛和成果。这个结果显示,美中双方想建立充分互信的伙伴关系,还需要很长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积极面说,中美合作领域的确增加不少。“外交政策”杂志日前发表“中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利益”的文章,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双方战略暨经济对话会针对加强反恐、防扩散(朝核、伊朗核)、两军交流、执法、气候变迁、能源环境、科技,及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在新形势下,双方更应增加合作。他强调:“能合作的领域不是减少,而是大大增加。” 在南海争议与网路安全阴影下,中美在外交上仍取得一定成就。为确保中国领导人习近平9月访美成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率领的近400人代表团,提出127个领域的战略项与经济项目,达成约200个共识。另一方面,在亲中派美国国务卿柯瑞主导下,双方针对管控分歧充分交换意见,并对这次对话感到满意。 在柯瑞与刘延东共同主持的“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中,双方都强调“交流互鉴,合作共赢”。自2009年以来,双方透过该项机制已取得近300项成果。柯瑞与杨洁篪在首度召开的海洋保护会议上致辞,期许新机制能透过双方保护海上自由航行权、打击非法捕鱼、加强海上执法部门合作等间接方式,逐渐适用于南海。 尽管战略暨经济对话过去数年间达成多项共识,但双方战略互疑却未见缓解,从中美两国都用“坦率”(candid) 这个字眼形容对话,可以看出端倪。外交语言上,“坦率”对话意指双方讨论热烈,但交集不多。 更重要的,这次中美战略暨经济对话传递不少新讯息。首先,中美同意在分歧中寻求合作,双方承认合作比对抗更有意义,但却也认知对立不可能排除,甚至认为对立是“必要之恶”,有对立才证明双方有必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双方同意,不论人权问题、南海问题或网路安全问题,中美两国都出现严重分歧,但双方即使不能合作解决这些争议,至少要好好坐下来沟通。 其次,当旧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创造新机制,尝试能否以迂回方式缓解可能的冲突。例如,中美在南海主权争议形成新共识,认为大国没有必要为小国的主权争端,斗个你死我活,但是双方显然认为,南海主权争议不易解决,而决定召开海洋保护会议,希望透过此一新的机制缓解南海冲突。 第三,虽然中美两国9月的峰会有助缓和双方紧张情势,但峰会已不再能让两国暂时停止争议,或让双方关系改善的气氛持续更久一点。例如,“欧习会”将在9月举行,按照惯例,中美在欧习会前数月即为峰会酝酿良好气氛,但双方今年4、5月间却为南海主权争议针锋相对,直到这次对话前数周,才暂时偃旗息鼓。显示这种“先吵后谈”与“边吵边谈”的模式不无可能在未来成为中美两国的“新常态”。 第四,尽管双方未在这次对话中针对网路安全相互指责,但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克拉柏却在对话一结束就指控,“中国骇客”是数百万联邦政府人事档案被窃事件的幕后黑手。他是迄今为止指责中国骇客最严厉的美国官员。基于他在美国政府中的特殊身分与地位,他的指控极具“先谈再吵”的代表性。 第五,美国国务院一直到对话结束后,才发布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人权报告,指责中国人民在集会、结社、人身、新闻自由受到严厉监管,人权不彰,显示美方有意淡化中美在人权议题上的分歧。 尽管如此,中国国务院对美方刻意淡化显然不领情,也发布一份美国人权报告,对美方反唇相讥,指责美国种族歧视、贫富差距,及对外国政府与人民歧视。双方在人权问题上相持不下,显示“先谈再吵”也可能在未来成为中美交往与谈判的惯常模式之一。 从这次中美战略暨经济对话可看出,两国可在分歧中寻求合作,也可在旧有机制不灵光时创造新机制,更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先吵后谈”、“边吵边谈”或“先谈再吵”。这些新发展出来的新模式,也为未来的中美对话机制注入新的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