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串施压 为习近平访美热身 |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
作者:世界日报 |
2015-05-23 17:42 |
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S&ED)6月即将在华府举行,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对美国事访问仅三个多月,美国对中国却频频强硬出招。除了南海军事对峙升温,司法部日前诱捕和起诉六名天津大学教授学人,21日又逮捕费城天普大学物理系华裔系主任郗小星,指控他非法输送国防科技。这连串动作凑巧得不像偶然,彼此间都紧连系着美中间的竞争对抗,也可说美国在为美中两项外交大戏布局。 平心而论,对中国崛起,多方位挑战美国霸主地位,包括中俄关系趋近,有如同盟,人民币力争加入国际清算货币,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真正重伤美国命脉,美国朝野迄今似还专注于内斗和内政争论,欧巴马总统除了强硬,几乎也束手无策,加深双方互疑误判和盲目对决的风险。 下月间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势必围绕中国窃密、网路骇客攻击美国,窃取军事和商业机密,以及侵犯智慧产权等议题。美国去年起诉六名身在大陆的解放军“网军”军官,美中外交龃龉;今年战略和经济对话前夕,美方“照例”指控中方窃密,外加诱捕和逮捕行动,以彰显“人赃俱获”。但起诉日同样5月19日,两个日期巧合得太惊人,不免显露政治运作的痕迹。 在南海,华府姿态拉得很高。中方填沙造岛设施去年就开始,有些工程已完成大半,何以美方迄今才激烈反应,摆出不惜一战姿态?对事实和战略利害评估需要时间是可能原因,而美国受“一带一路”、亚投行事件刺激,中方一旦七个岛礁设施建成,随时可变身为军事功能,美军在南海活动受牵制,中方占据石油、天然气开发主导权,这些军事、经济和战略损失都动摇美方核心利益,是华府出招的主因。 国防部邀CNN记者随机采访,表明让南海争议“透明化”,一则警告中国不要走太远,二则引发美国公众和国际注意,为可能的擦枪走火作准备。更重要的,激起东盟警戒,借东盟齐心抗衡甚至孤立中国,向北京施压。 美国高举南海属国际海域,不是任何国家的权利,并引用国际法作依据,倡议美国出头维护南海自由航行权,航道安全和资源开采,都是国际共享,企图占领道德制高点,赢得周边国家支持。 但有个矛盾,美国政学界引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高潮时会被海水淹没的珊瑚礁,不适用12浬内属领海的规定,也没有领空权,即使人工填海造岛,不影响其不具领海、领空的规定。但众所皆知,美国呼吁各方遵守该公约,本身却拒绝签署该公约,如今反过来指责签署公约的中国违约,说理上自然让北京不服。 南海虽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北京在法理和做法上也自相矛盾。1995年东盟和中国外长会议,外长钱其琛宣示,中国愿依公约精神,与相关国家和平解决争端。2002年东盟十加一峰会,中国等11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各方同意“不推翻南海现状”。如今中国却填沙造岛,宣称拥领海领空主权,破坏现状,无怪美国指中国违反国际公约和承诺。 眼前美方堆砌好各种问题和质疑,要向中国摊牌。然而,国际法通常缺乏制裁力量,很难对抗强权。美国拒不遵国际法,譬如出兵南斯拉夫、拒关闭古巴关达那摩监狱等都是先例。中国也想以军事实力尝试比照,而美国对抗的“下一步”是甚么,很具关键性。 综合研判,美方可能采取的举措至少有:一,派遣军舰进入南海中国声称主权的岛礁,不断以行动破坏中方宣示,甚至加派航母战斗群示威。二,与东盟部分国家联合在南海军演,进入这些岛屿附近,日本也可能加入,持续藉军事手段逼迫中国。三,以舰队包围岛礁、阻断补给,让造岛行动中断。四,透过军事、外交交叉运用,在美中战略对话或习近平访美时,促使中国仿照去年“海洋石油918钻井平台”提前收工案例,搁置岛屿设施建造。五,对中国施加经济制裁,但其影响将两败俱伤。六,对台湾军售等“外围”手段牵制中国,压迫北京屈服。最坏结果,如中情局前副局长Michael Morell所言,“未来绝对有开战的风险”。 北京在内政需求和民族主义旗帜下,有多大决心和筹码应对美方强势施压,其实已面临两难。如果退让,前倨后恭,下台阶难觅,对内难交代,这是北京设套卡住自己咽喉;但如硬碰硬开战,对全球经济的毁灭性破坏,是两国和世界都难以承受之重。我们期待未来数月,外交折冲柳暗花明,化解这个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