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访华后再访蒙古 多面布局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日报   
2015-05-17 14:12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在西安和北京相迎,游大慈恩寺游天坛,中印气氛友善;在北京,双方就边界纠纷达成谅解,在上海,双方签订价值22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莫迪此行改善中印关系,又加强双方经贸合作。游天坛时,莫迪拿出手机,与李克强合拍一张自拍照,上传推特。这张自拍照被西方传媒视为莫迪访华的最大成就,因为他找到“突破”中国防火墙的方法。

莫迪结束访华行程,17日即转往蒙古访问。印、蒙建交60年,从来没有印度总理来访;位于中俄之间的蒙古,偏远而不受重视,“叟不远千里而来,必有所图?”

第一,印度意在铀和煤。蒙古国土有四个法国大,人口只有300万,但有丰富矿产,包括全球最大的绿宝石山铜矿(Oyu Tolgoi),如能扩大开采,经济收入可占蒙古生产总值(GDP)的30%;又有全球最大的塔班陶勒盖煤矿(Tavan Tolgoi),这个煤矿带也位于南戈壁,距内蒙边境只240公里,这里生产高品质的炼焦煤,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家外国公司竞标投资开采,上月20日消息说,中国国企“神华”可能取得开采合约。

2009年,蒙古政府批出绿宝石山铜矿的首期开采合约,获合约的是有英澳背景的公司。这项发展刺激国际对蒙古的投资热潮。研究指出,蒙古有丰富矿产(铜、煤、金、铀、钡),且广大土地还有待探勘,现已发现的矿藏,都是50年前俄国发现,如用现代先进钻探技术,势必发现更多矿藏,这是个历史性的投资时刻。2011年,花旗集团的研究首先将蒙古列为“新兴市场”,视为未来40年全球最佳新兴市场之一。

2011年,蒙古GDP飙升16%,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速国家;近年蒙古国内反对外国公司谋取巨利,2014年的GDP跌至7.8%。目前蒙古政府正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以求恢复经济高成长。

莫迪这次访蒙古,恰好搭上蒙古希望改善投资环境的列车。印度舆论说,他将与蒙古签署多项经贸协议,最引人注意的是蒙古输出铀给印度。印度锐意发展经济,但能源不足,缺少电力,计画生产1万兆瓦的核电力,极需铀矿,用作生产核电力。早于2009年,印度已与蒙古签订协议,蒙古卖铀给印度,但至今仍因蒙古国内纷扰而未付运。莫迪此行敲定输铀,是件大事。印度近年用煤发电,耗煤量直线上升,估计煤进口量将于2017年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煤进口国。

第二,印度联手蒙古牵制中国。中国正大力发展四周邻国的经贸关系,刚承诺为印度西面的巴基斯坦建造经济走廊,又要兴建铁路,通往印度北面的尼泊尔和印度东面的缅甸,如果印度再向邻国施力,形势很快会变,四周国家都倾向中国。

中国对蒙古有巨大影响力,蒙古九成出口输往中国,四成进口来自中国,五成投资也来自中国,“中国打一个喷嚏,蒙古就感冒”。中蒙2012年贸易额为62亿美元,2020年估计增至100亿,2012年印蒙贸易额只有6020万元,印度要追上还差很远。

第三,蒙古寻找“第三邻”。处于中俄包夹中的蒙古,1989年前,受前苏联控制,苏联崩解后,蒙古摆脱控制,成为民主国家,但1990年代起,又遇上中国经济崛起,经济受控于中国。因此蒙古有所谓寻找“第三邻”说法,要在中俄以外,找寻第三个邻国,日本和印度都是目标。

蒙古以丰富矿产作条件,吸引外国投资,以打开局面。不过,成吉思汗的国度,因有丰富资源而受天下垂涎,但也因此有所谓“资源诅咒”,不少成吉思汗后裔认为,土地是蒙古人民所有,不能任由外国公司掠夺;土地一旦出卖,子孙就再无土地可承继,所以有强烈的排外观念。

综合而言,莫迪这次出访,虽意在蒙古的铀和煤,但争取与中国改善关系,才是重中之重;莫迪访华后,中印表面关系改善,但双方因边界纠纷而互存的不信任,仍然存在。印度舆论有个说法,指中国经济放缓,印度的GDP上升,印度将来会成中国提高工资后,廉价生活必需品的来源国,印度经济有望追上中国。

事实上,中国目前经济总量约10兆(万亿)美元,印度只有中国的三分一,如以中国成长率为7%而印度8.5%计算,印度要78年才能追上中国;如以中国增长5%和印度增长10%计算,印度要23年才能追上中国;如以中国跌至0%增长,而印度为10%,则印度只需11年,就能追上中国。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