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即将陷入长期停滞?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日报   
2015-05-14 19:30

美国商务部上月底公布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仅成长0.2%,让关注全球经济的观察家们大失所望,也对寄望美国第二季经济走强的各界期待,泼下了一大盆冷水。如此凄惨的经济表现,加上欧盟复苏缓慢,需依赖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中国也在严肃思考动用量化宽松来维持动能,立刻让人想起美国前财长桑莫斯(Lawrence Summers)对全球经济正在走入“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的预言。到底全球,特别是大国经济,真如桑莫斯所言即将走入停滞,还是它只是处于全球金融海啸后的不稳定复苏阶段,值得吾人思索与应变。

事实上,桑莫斯早在2013年底,就已提出长期停滞的看法。他认为,经济成长要靠足够总需求,但目前先进国家的人口老化、消费减少、储蓄过多,导致总需求不足,难以带来充分就业所需,因此长期停滞成为必然。

他认为,不仅美国经济如此,欧盟问题更严重,无法靠量化宽松解决问题,因为德国目前十年期公债殖利率已低到0.4%,量化宽松效果极为有限;这其实就是凯因斯在其名作“一般理论”中所说的“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而中国很可能是下一个走向停滞的国家,虽然曾经高速成长32年,但宴席总有结束的一天,届时经济成长率将会降到平均2%的水准。

桑莫斯在不同场合已数次提出这项预言,最近一次是今年1月下旬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所作。对桑莫斯的高论,另一位著名财经人士、美国前联准会主席柏南基(Ben Bernanke)却不以为然。他日前撰文表达对“长期停滞”的质疑,认为低利率不会是长期现象,因为它终究会促进消费和投资、带动总需求提升,而“暂时逆风”的状况会烟消云散、经济回归正轨。

桑莫斯曾是哈佛大学的天才型经济学家,28岁成为哈佛最年轻的终身职教授;后来担任柯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卸任后被聘为哈佛大学校长,又担任欧巴马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柏南基和桑莫斯都是犹太裔,同样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但柏南基任教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做过系主任,出任小布希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其后受聘为全球最有经济影响力的美国联准会主席,带领美国走出金融海啸的冲击。

两位虽同受麻省理工学术训练,但却分别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担任财经最高领导,显然对财经政策的领悟不同,柏南基服膺货币理论,比较像芝加哥学派(或匿称淡水学派)的专家;桑莫斯认为,量化宽松成效有限,应加强基础建设刺激总需求,更像哈佛和麻省理工(或匿称碱水学派)的财政学派。

另一位誉满全球、也是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犹太裔同僚克鲁曼(Paul Krugman),也加入这场战局。他同意桑莫斯对总需求不足的观点,但却支持量化宽松政策,冀望联准会以低利率逼迫民众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来创造需求带动就业。

有趣的是,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日前也加入这场论争,它基本上支持桑莫斯看法,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陷入长期低成长,因为早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前,全球人口已经老化、新兴市场的生产力扩张已放缓;它呼吁各国应增加投资来带动成长,也鼓励新兴国家改善结构、优化投资环境、解决基础设施的经费瓶颈、加强中等和高等教育。

观察中国近来的各种作为,显然相当赞同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建议,虽然人口的确是在老化,但政府一方面深化打击贪腐、进行改革,一方面继续投注于铁路等基础建设、投注基础设施银行来协助邻国的基础设施;再加上金融方面的制度性放宽,来获得类似量化宽松的效果,但却不是直接以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这种种作为,都让中国经济得以维持相当成长,不太可能停滞或缓增;但欧美经济的确已受到低度成长的威胁。

我们倾向于认同桑莫斯的看法,认为适时增加财政投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和人力的生产力、培育经济成长的基本动能,应该是正确方向。但若激励能量太小而无法改变民众的悲观看法,无法让民众愿意花钱消费,就会像日本一样,无论是货币或财政政策,都将变得束手无策。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