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为何在巴黎杂志社?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新华社   
2015-01-07 13:00

      17

       12人死亡,3人重伤——法国讽刺杂志《沙尔利周刊》( 又译《查理周刊》)在新年伊始近几十年来最严重恐怖袭击。

  袭击案发生不到1小时,法国总统奥朗德就发表讲话,称“这无疑是一起恐怖袭击。” 奥朗德表示,法国近几周已经挫败了几起恐怖袭击阴谋,法国将加强警戒,防止类似袭击再次发生。法国总理府也随即宣布将巴黎大区的反恐级别上升为最高级。

  【恐怖袭击为何发生在巴黎?】

  实际上,法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级别的反恐状态。在车站、机场和主要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荷枪实弹的军警巡逻。巴黎主要景点埃菲尔铁塔最近5年来多次受到虚假炸弹威胁。

  法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群体,由于法国历史上作为殖民地宗主国,与北非、西非等穆斯林国家有着传统联系,据统计约有600万穆斯林生活在法国。近年来,从利比亚到非洲马里再到中东的叙利亚和伊拉克,法国也一直保持着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积极介入,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在西非、中非和中东都发生了不少与极端分子有关的法国人遭绑架案件。另外法国有大量人员参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其中杀死英国人质的两名极端分子就被证明是法国人。

  法国去年12月连续3天发生恶性袭击警察或平民事件,大多带有伊斯兰极端分子色彩。虽然法国政府一再撇清这3起袭击案之间的关系,但有两名涉案者高呼“真主至上”,无疑这与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教唆和宣传有关。法国总理瓦尔斯此前曾公开表示,法国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面对如此严重的恐怖袭击的威胁。

  【为何选择性地针对《沙尔利周刊》?】

  《沙尔利周刊》是法国著名的讽刺杂志之一,法国媒体有着讽刺时政的传统,著名的《鸭鸣报》也是经常将政治人物作为调侃的对象多次被诉诸法庭。而《沙尔利周刊》则更为大胆,早在2012年,《沙尔利周刊》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作为漫画人物,漫画的题目则选取了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不可触碰》,讽刺意味非常明显。《沙尔利周刊》还曾以半裸的穆罕穆德创作漫画,而其场景是法国艳星碧姬·芭铎1963年主演的一部电影。

  《沙尔利周刊》因为刊登宗教类的讽刺漫画多次受到袭击的警告,几年前其办公室就曾受到燃烧弹的袭击。在这次袭击中,《沙尔利周刊》的主要漫画家沙尔博和卡布等4人丧生。据法国媒体报道,有目击者听到袭击者高呼:“我们为先知复仇了”。

  袭击案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巴黎,令人震惊。法国媒体已经开始对长期以来法国的移民融入政策和外交政策开始了反思。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