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难再高成长 中国全球第一有隐忧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日报   
2014-12-12 00:03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日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为17.6万亿(兆)美元,美国则是17.4兆美元,中国GDP正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No.1,而美国则退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IMF的数据,以购买力计算(所谓“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 parity,简称PPP),与一般加上货币汇率计算方法不同;PPP要点在于,只计算“商品和服务”的真正价值,譬如在北京星巴克售出一杯Venti Frappucino咖啡,与美国售出的一杯Venti Frappucino的计算值是相同的,没有将货币汇率计算在内。由于计算方法不同,加上PPP还不普遍,所以IMF所说的“中国超越美国”,还不能成为世界公论,也不能平息经济学家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对两国GDP差距的争论。

不过,IMF报告也确实反映“谁是No.1”的争论,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说到底,如果中国成为No.1,美国退居第二,将是一次“经济大地震”。因为长期来说,经济实力会影响政治和军事力量,世界格局将随之出现变化。

然则,中国的GDP真能超越美国?中国高速成长可持续多久?能永远持续下去吗?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桑默斯(Larry Summers,前哈佛校长和前财政部长)和普里捷(Lant Pritchett)日前提出报告,对中国未来10年和20年GDP作分析,让人认识各式各样的中国GDP预测性质。以下是报告的一些重点:

第一,所有对中国未来GDP的预测,都属推论性质。而用作推论的,是中国过去30多年高速成长,譬如1978至今,中国平均每年成长超过7%,又如2000年至2010年,中国成长率为9.7%。中国今年第三季成长率为7.3%,不少经济学家推论,此数据可能成中国未来数年的“新常态”;IMF也预测,中国今年全年成长7.4%,未来数年会略为下降,2020年将降至6.3%。而事实上,过去高速成长,并不等于未来也可维持高速成长。

第二,经济历史显示以下规律:任何高速成长国家,成长率必将在高速成长后回降;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看来如何强劲,必然因不同因素,在高速成长后回降,譬如日本1991年回降前,经济表现非常强劲,但之后的20年,增长率几乎回降至接近零。

第三,历史规律显示,高速成长后的回降,将向着2%的全球长期平均成长率回降。从历史验证,几乎没有例外,日本1991年后的回降,就是例子;高速成长后,也向2%的平均率回降。

第四,如果中国未来20年成长率能维持9.7%,到2033年,中国GDP将增至51.1兆美元;即使未来20年成长率回降至2%,到2033年,中国的GDP只会增至11.2兆美元。两者之间相差达40兆美元,也反映对中国未来GDP预测,可能出现巨大差异。

第五,经济学家集中于分析中国有什么潜力,以致未来可保持长期成长。同样重要的是,任何预测中国未来GDP的研究都必须指出:为什么中国可独立、打破历史规律,经历32年高速成长后,仍可不回降,并继续保持高成长?

不少研究指出,困扰中国未来成长的因素,譬如政府大力投资国企、低息而宽松的信贷、以及低成本劳动力等,这些过去赖以达到高成长的因素已改变,因而使中国高成长变得困难。

此外,还有两项近期出现的因素:1.创造“金砖四国”(BRIC)一词的高盛经济师欧尼尔(Jim O’Neill)说,如果中国的都市化计画,能吸纳七成人口,将有力维持经济高成长,因为农村人口变成都市人口,经济生产力会大幅增加,但中国目前都市人口只占总人口五成。2.桑默斯指出,中国正进行经济转型,减少中央干预,增加市场化,并扩大内需,这种转型通常都会导致成长率下降,第三季成长率仅7.3%,正是转型的结果。

综合而言,对中国未来成长率的争论,并不会因IMF的报告而停止,反而会因中国经济的放缓走势,以及美国经济加速扩张,而引发更多争论和预测。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