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咒”念出官场新生态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广州日报   
2014-05-14 22:59

alt

      17项廉政新规成“紧箍咒” 新规涵盖5大类 处理违规4.2万人

  十八大至今,中央出台至少17项廉政新规,由此汇集而成的小册子《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一经面世,成为不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指导手册,以防触碰红线。

  《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中央出台的17项廉政新规,包含强化干部监管、引导示范带头、提倡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严禁公款送礼等5大类。

  干部选拔作用、企业兼职(任职)、公务接待,公共场所禁烟、寄送贺卡等无一不在新规涵盖之列。新规措辞严格,不乏“严格、禁止”等禁令性措辞。

  新规之下,不少官员吐露心声,为官不易。不少城市三公消费账面数额也呈下降趋势。专家表示, 制约官员浪费行为,对他们自律有积极作用。但专家也提醒,警惕三公消费之外的四公、五公消费。

      巡视制度一插到底有成效

  根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汇总的17项廉政新规进行梳理。自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组部、中央纪委、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廉政新规。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说,17项新规是密集型的,这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打的一套组合拳,“关键不是看出台了多少新规,而是看实施了多少,执行效果如何。”这些新规多是通知、意见的传达下发,林喆强调,作用如何需要检查,关键是执行如何,比如八项规定,违反规定的,处理了没有,大家关键看这个。本报记者检索发现,在这些新规中,措施常常可见“严格、严禁”等字眼,林喆说,用这样的词主要是表达禁令性的规定。

  强化干部监管方面,就有4条新规,不少干部反映当官不易,“这些规定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用检查的数字来表明。”林喆说。

  公务接待,同样是规范的重点,记者检索北上广2014年财政预算,发现不少单位,三公消费中的公务接待费预算呈下降趋势。中青报评论员曹林说,“八项规定”成功地遏制了让公众深恶痛绝的“三公消费”,这种成功起码可以从各部委和各地方公开的财政清单上看出来,一些部门的公务接待和公车购置费用下降不少。

  曹林提醒,当舆论沉浸于“三公消费数字得到遏制”的胜利中时,应警惕那些见不得阳光的费用跟公众躲猫猫,以“会议经费”方式变身为监督相对薄弱的“四公五公”,换个冠冕堂皇的名义将原先不该花的钱花出去。

  “要公开,把这些费用支出都放在阳光下,你就不可能有欺瞒,你搞两本账当然不行。”林喆说,部门单位把费用清单公开,一目了然。她补充说,这两年,政府部门财政预算透明度方面有进一步推动。

  廉政新政在严禁公款送礼方面,小至寄送贺卡都有明文规定。

  厉行节约同样是重头戏,近两年,高端消费下降常有报道。林喆说,高端消费减少“是进步”, 制约官员浪费行为,对他们自律有积极作用。

  新规出台的同时,反腐频频出重拳,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巡视组。“巡视组反腐已成常态。”林喆说,这两年最有效的两项制度:审计制度和巡视制度。她解释,因为巡视制度从它本身结构上来看就是重要制度,有助于破除地方上的宗派主义、官官相护,一插到底,只对中央负责。

  林喆说,巡视制度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这种垂直制度直接对中央负责。她认为,过去如果地方有什么问题,清理挖掘需要时间,还会遇到种种阻力,但巡视组没有这个问题,权力很大,发现问题,立刻向上面汇报,没什么能挡住他们。近几年来,巡视效果会发挥得非常好,“许多高官落马都是巡视过程中发现的。”

  林喆说,中纪委主要反高官腐败,“高级干部很难搬得动,也就巡视组搬得动,它有这个权力,办得成这个事。”她透露,新规加大了对高级干部的监督,过去这方面比较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容易虚化,曾有副部级官员落马时说,当官到这样级别, 基本上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清楚地表明,对高级干部的制约、监督是不力的。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