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贸 两岸关系迟滞已难免 |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
作者:世界新闻网 |
2014-04-10 12:32 |
持续三星期的台湾反黑箱服贸「太阳花学运」,学生宣布10日将撤出占领的立法院议场,可望平和落幕。这场包裹着「拒中反统」意识的群众运动,最大影响应是启动两岸监督的法制化。将来两岸经济性谈判,或任何政治接触谈判,都须先有公民参与、后送国会审查,谈判前底线完全公开,而谈判后的协议如被立法机关驳回否决,几乎将寸步难行,进展迟滞;即便将来有两岸最终前途的决定时刻,台方必然走上全民公投之路,影响两岸关係走向深远。 这个机制也意味台湾立法建立「民意盾牌」,任何政党即使多数执政,未来都无权代表台湾与对岸谈判,政府行政权被立法权压制,两岸关係走向完全听任「民意」决定;这个民意是朝野拉锯、民粹当道,或街头对决,可能难免都有乱局。而大陆将面对更棘手的台湾新局,除非能争取台湾绝多数甚至「全部」民心,否则两岸关係难再往前推进。自此,台湾「民主机制」对抗大陆「强权吸纳」的新局已成形。 这场学运从「反黑箱作业」的程序正义出发,转变为反服贸、反马英九政策、反两岸融合等诉求,可视为年轻世代对台湾近年生存空间受压缩,或对马政府迫于经济现实,逐步让台湾整合进中国经济圈的集体不安情绪的总爆发。50万人上街头、年轻世代广泛响应,即使学运领袖和媒体都避言背后有「台独」意识,代之以台湾自主、担忧与大陆融合、想挣脱对大陆经济依赖、不在乎让利,只想维持「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等内涵,却难否认它带着盲冲成分。这也是继90年代「野百合学运」影响修宪后,另一次影响台湾和两岸走势的群众运动里程碑。 这次学运的主导思维覆盖很广,与逾八成民意支持的「两岸维持现状」部分重叠,诉求也澹化独派惯用的省籍分野、历史仇恨、台湾人当家作主等色彩。即使个别学生挂着「马英九、支那畜」等标语,但学运主调是更广泛包容、也更人性的反全球化、反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不平等的诉求,争取到更多理解同情。无论对它持正负面看法,都难否定它具有新意。 就民主层面,学运唤醒公众意识,关注国民党路线可能带给台湾前途的影响,和年轻人对未来的迷惘忧虑。对民进党,即使学运领袖是蔡英文青年团成员,整个活动却让民进党更边缘化,「尾巴摇狗」效应明显,见天王们一起坐在学生群众中,妄图收割学运成果,被少数学生嘘回,委实可笑又可悲。但未来两股力量的结合仍难排除,犹待后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