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马改革监听 避谈史诺登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新闻网   
2014-01-19 00:50

欧巴马总统17日宣布改革情报监听计画。总体而言,是史诺登泄密案刺激下的政策调整,知错能改,强化民权保障,方向正确,但幅度不明确,情报单位仍握有庞大监控权力,让外界怀疑改革的力度和效果有多少。欧巴马强调改革与史诺登无关,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史诺登“伤害美国”被部分人唾弃,但另一部分人却视他为 “维权英雄”,欧巴马的改革行动,恰好反证史诺登藉泄密凸显民众隐私受侵犯有其反省价值。只是此时此刻,很难认定他是“功臣”,否则会有更大争议。

史诺登抛出的敲门砖,启动了情报监听改革。更广义说,美国宪政精神中的民权至上,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受人民委托,是人民让授部分权利而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国家不能藉安全的大帽子侵犯人民隐私,政府一切权力都须依法运作,情报单位不能滥权,正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宗旨。但眼前看来,政府将继续在暗中监视着你我,落实隐私有保障的改革措施还很模糊。

从欧巴马宣布的改革轮廓看,美国仍非常迷恋和依赖对内、对外的情报搜集能力。只是从对象、范围和程序三方面,收缩和节制监听机制,不再敌友不分、一网打尽,也加强程序监督。对照美国现今的科技和情报收集能力,远比乔治‧欧威尔《1984》一书中的“老大哥”还强千百倍,尤其九一一恐袭后迅速膨胀的情报权力如缺乏节制,久而久之,可能伤害宪政体制和民权保障,想来让人不寒而栗。当年胡佛任中情局长时藉运用情报擅权胡为,殷鉴不远。

这次监听改革,从对象上缩小打击面。过去监听全球60多国元首,包括敌对或友好国家,德国总理梅克尔是被公开的一位。合理猜测,中国大陆和台湾领导人应都在被窃听之列。改革强调,除非有让人信服的国安理由,否则不再监听盟邦元首和政府领袖。此说似暗示,敌对或竞争国领袖,欧巴马记者会上消遣的中、俄两国,或仍列重点监听对象,只是未明说。

情搜范围上,继续收集所有美国人和外国人通话资料,包括拨出去的号码、通话时间、地点等,但这些“元资料”(metadata)不再由美国政府保管,而可能储存非政府的电话或电脑公司,国安局须取得联邦情报法庭批准,才能获取内容。监督程序上,国安局取得庞大元资料数据后,不能再随意运用、无限期储存,未来可能由国会立法,设定保存期限和取用程序。国会也可能立法设“海外情报监听法庭”,并有维权团体代表参与监督反恐监听作业。这些都是白宫想藉情报战优势维持最大国家利益,而在人民隐私权保障、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之间,重新寻找新平衡点的努力。

美国迄今掌握情报监听的绝对压倒性优势,在全球的网路都靠根域名伺服器(root name server)引导,谁控制根域名伺服务器,就控制全球网路流通。目前全球仅有13台根域名伺服器,一台主域名根伺服器和九台副伺服器在美国,其余三台副伺服器在荷兰、瑞典和日本;而后三台副伺服器须透过美国的主伺服器才能上网。换言之,全球除了封闭性网路,任何上网际网路的电脑,每一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手机通话,都经过美国。而全球庞大的互联网数据库有80%由美国控制,这种先天的网路和科技“帝国霸权”,让情报收集如虎添翼,美国如不自我遏制,情报专业的权力太大、也着实太可怕!

譬如日昨媒体披露史诺登泄密资料,国安局“碟火”(Dishfire)计画,每天收集全球手机简讯达2亿笔;美国在全球10万部电脑安装间谍晶片,即使电脑未联网,情报员仍可在八哩内遥控操作窃取机密。这种可怕的科技实力,怎能没有合理严格的监督?

欧巴马的改革计画,想限制科技权力的运用和滥用,保护更多人民隐私,回归宪政权利,也重建美国和盟邦、政府和人民间的信任。但改革却很难挽回美国在全球因窃听而贬抑的道德形象,改革更须与专业、拥有神秘权力的情报单位拔河,成败难料。而美国政府早晚须面对史诺登的引渡,在特赦或判刑之间,作出必要抉择,以防止国家利益继续受更大损害。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