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亚战云密布?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陈世耀 来源:世界周刊   
2013-12-29 16:48

29

去年迄今,围绕中国周边的东海、南海、朝鲜半岛的国际纷争不断,已成名副其实的全球火药库,随时可能因意外引发战火,甚至演变成大型战争。表面上这是领土主权争议和未来资源开发的争夺,背地里却是中日争夺亚洲主导地位,两国都受制国内民族主义,政府操作国际争论同时具转移内政焦点、凝聚民心、提振领导人威望等多重功能,正因这种“上螺丝效应”愈旋愈紧,转圆空间空间愈来愈小,战争风险也愈来愈高。

但愿这些顾虑是杞人忧天,二战结束68年后,人类不致再出现葬送无数军民生命、生灵涂炭的大规模战争。但目前情势发展,中日都为战争可能爆发作足准备,是否已走过临界点和不归路。最近俄、德、英等国家的媒体都出现忧虑东亚局势的声音,有些媒体把爆炸性情势始作俑者推给中国,但客观回顾,更多人和媒体却视日本为祸首,美国则有意旁观,争取最有利的战略制高点。

即使战争最后未真正爆发,但东亚国家和美国,都加入一场全新的军备竞赛,这有利美国。竞赛集科技、财源、人才、智慧、地缘政治等竞争于一身,或许有助刺激经济,但会不会如前苏联帝国崩溃一样,最后再拖垮一些国家,只能拭目以待。

日本不愿中国崛起,取代它成为亚洲最具主导力国家,急迫的危机感和图谋遏制,是安倍推动系列扩张的主因。从安倍经济学改善经济、调整国家安保战略、建置夺岛部队、强化武器自制、紧密化美日联盟、联系东亚各国联手对付中国,都升高东亚乱局。中日对峙除源于“世仇”之说外,不同政治体制、美国居间借势运用,利用日本遏制中国,汉和两个民族主义隔空碰撞,东亚局势直如春秋战国时代。有论者谓,用“右派、鹰派”形容支持安倍的日本人已失真,事实上,日本举国舆论多数视振兴日本,让国家正常化,与中国竞争为常态。

反观中国,“内需”的情况雷同。中国经济虽欣欣向荣,但改革前景未知,有外在挑战能转移内政焦点,尤其维稳压力,适度鼓动或藉民族主义之势,集中全民意志对外,可让改革更顺势,是所有主政者求之不得的事。尤其习近平展现强硬作风,所谓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然包括湔雪国耻、再振中华,这种心愿间接导致日本紧张,为中日竞争火上加油。

核心“祸首”当然与美国再平衡亚洲,部署亚洲美军从40%上升至60%有关。中日地缘战略竞争,明年又逢甲午年,日本对甲午战争打败满清北洋舰队,从此凌驾中国近百年,或让日本联手美国再度击败中国带有某种憧憬。野心家认为挫逆中国声势的时机已到,如无法遏制中国,日本将永远失去“亚洲第一”,这种危险观念鼓动冒险,增添东亚不安。

美国似乎正在纵容日本遏制中国,或盘踞制高点让中日竞争,好从中日矛盾中坐收渔利徘徊。从东海防空识别区事件,似见华府先采前者立场,但迅即改变策略回归后者,白登态度反覆即如此。中日万一不幸开战,最有利美国,无论军火工业、部署重兵至亚洲,甚至加入冲突挫中国声势,或中日两伤从中渔利,美国掌握美日安保条约解释和执行权,这是华府态度模糊暧昧的主因。

朝鲜半岛是新变数,金正恩处决姑父张成泽,到底是权力巩固或政权不稳的讯号,解读全然不同。如果北韩有巨变,朝鲜半岛情势或有助减缓中日间在东海和钓岛的紧张。但中国不可能坐视北韩垮台,让朝鲜半岛完全受美韩控制,金正恩政权动向也成东亚一大变数。南海也机关处处,危机四伏,包括中美军舰对峙,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和平局面像玻璃般脆弱。美中虽有军事交流管道,但东海、南海行为准则未订立,猫捉老鼠游戏便隐藏着危险。

历史上的战争常肇始于意外,如今东亚局势比任何地区复杂难料。虽然军事博弈也是国际社会常态,但眼前中日都无法示弱,美国不应再隔山观虎斗或想“纵狗咬人”,而该出面调停中日对抗。问题是钓岛主权纷争美国是始作俑者,运用钓岛牵制中国不会中止,这正是危局根源所在,中日难道要等星火燎原才急踩煞车?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