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洋学生们 /李静明
八方专栏 - 移民经验交流
作者:李静明   
2012-07-18 12:35
         
第一次去社区的成人班教Mandarin课,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们大概都是说粤语的,眼看着国语日渐流行,为了工作生活的需要来学点国语。走进教室才赫然发现,坐在下面的尽是些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于是在要求他们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临时加进去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学中文?”第一个学生回答说:“因为我的女朋友说Mandarin。”谁知这一开头仿佛就收不住了,接下去一连几位先生全是为了那说Mandarin的女朋友来的。有趣的是,轮到女士们,却没有一个是为了说Mandarin的男朋友而来。看来外国男士很容易拜倒在中国女人的石榴裙下,而外国女人却少有为说Mandarin的男士折腰的。我当机立断,即兴修改教案,在“你好”、“再见”之前,先教他们一句:“我爱你”。这大概是他们最想学的“实用会话”,大家都很卖力,像朗读课文一样集体跟着我大声诵读:“我爱你!我爱你!”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柔情蜜意。
当时最后一个做自我介绍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头儿。我心里正暗自思忖:莫非他也有个中国girl friend?他却开口说道:“我叫Allan,我来这里是因为我热爱中国文化……”Allan的热爱中国文化一点不假,他不知道从哪收集了那么多有关中国的东西,每每带了来与教室里的同学共同欣赏。比如有一天他带来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上面是一位中国老人坐在自家小屋前,就着竹篾剥毛豆。讲到中国的名胜古迹的时候,他又带了秦始皇兵马俑的模型来,它们装在一个破旧的锦盒里,看上去锈迹斑斑的,很有历史感。有一次,他带来一双筷子,是中国旅游的纪念品,两根筷子之间有个活动的机关联着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时不会使其中任何一根滑落,像是专门给外国人设计的。我递给Allan一小截粉笔,叫他夹起来试试。他很吃力地转动着那个活的机关,抖抖嗦嗦勉强地把它夹起来,手指一动,粉笔立即就滑掉了。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人笑说,你这个“eating machine”还不行,需要技术革新,最好是筷子上的按纽一按,饭菜立即弹到嘴里…… 
不知是否受了Allan的影响,女生Jean 带来了她的三大本影集,那是她去年夏天到中国旅游拍的30多卷照片中的精华。大家看完了雄伟的长城,庄严的故宫,大海,日出,忽地就蹦出一张生活照来:画面上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国男人,穿着一身睡衣睡裤,趿着拖鞋,手里提着个像是瓶子之类的东西,正心不在焉地沿墙根走着。一下子,教室里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那套睡衣裤上面。有人立即叫起来:“哇!早就听说中国人敢穿着睡衣裤在街上走,原来是真的!真不敢相信!”Jean 是这样解释的:“从这张照片开始就是关于中国的风俗民情部分……”天哪!Jean 居然把穿着睡衣上街的男子,与蒙古摔跤、傣族泼水节、四川街头火锅放在一起,作为中国风土人情来看待了!中国人想想是没什么,大热的天,老婆炒菜,一看没酱油了,吩咐老公到楼下弄堂的小店去换,老公抄起油瓶就走,来回不过两三分钟的事情,难道还要一本正经地换上皮鞋,换回上班穿的衣服裤子?不被老婆骂神经病才怪呢!哪曾想这么着走出来,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外国人眼睛里叹为观止的“中国风情!”
文化上的隔膜和误解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这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他们有时也会抱怨中国文化太难理解,中文太难学了。我就对他们谈起大山,说他是如何纯粹的一个加拿大人,但中文又说得如何如何的好,像播音员一样。我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他们树立成功的榜样,增添信心。但他们似乎不相信,也没人听说过大山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最后有人幽默而又狡猾地反问我:“他中文如此之好,以至于他说英语的时候是不是带了Chinese accent?”我说:“Sure!”于是我们大家都笑了。  
这样地给洋学生们上课其实是很开心的,我却决定冬季学期不再继续教了。我去上最后一次课的时候,心里有点依依不舍。走进教室的门,迎面一眼就看见Allan T恤衫的前胸,白色的底上子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That's for you.”见我惊讶感动的样子,Allan无限得意地说。其他的同学也都围上来纷纷问我,下学期是否还继续教。我不忍拂了大家的好意,只是含糊地说:“我很愿意教下去,但是冬季下雪,又是晚上,我的车技很成问题……”他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说,让我们来 wish吧:明年冬天不再下雪,多伦多将温暖如春…… 
我终于没再教下去,多伦多这几天却果真温暖如春了。在和煦的春天般的阳光里,我忽然怀念起我的那帮洋学生们。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