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形象为何屡遭恶搞?
八方专栏 - 移民经验交流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01-19 09:59

9

       近日,一段“可燃烧米粉”的恶搞视频被国外网友疯传。视频中,一名亚裔男子用打火机点燃写有“金塔果条”品牌名称的米粉,只见部分米粉开始燃烧、融化。该男子称,米粉是由南加州最大的华人工厂制造的,并呼吁该品牌的消费者要“十分、十分警惕”。几天之内,短短两分钟的录像被340万人次转载。
  看似真相的背后是恶意的中伤。据悉,该厂家在南加州已有30年历史,是经当地卫生部门检验许可经营的老字号,生产的米粉只有米和水两种原料,不含任何添加剂。金塔果条公司负责人称,录制视频的亚裔男子是一家越南米粉店的老板,多年来一直从公司进货,由于屡次提出将卖不完的米粉退回厂家,被厂家拒绝,最终产生报复情绪。
  在海外,对华人的恶搞并不鲜见。两个月前,《荷兰达人秀》的评委因调侃中餐馆而引起荷兰华人的集体抗议。然而,电视台却回应称,评委只是在以“恶搞”博取收视率,还不至于上升到“种族歧视”的高度。
  玩笑带来的不一定是欢笑。华人为何屡遭恶搞?不妨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稳扎稳打、勤劳致富的海外华人显得格外突出,自然而然地引来不少西方民众的“羡慕嫉妒恨”。有人曾说过,中国过去因为落后挨打,现在慢慢强大,崛起,就要准备好进入一个被骂的时代。此外,西方社会长久以来习惯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可以说,从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来解释的话,西方社会恶搞华人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一些海外华人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否认。非法移民给当地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也加深了西方民众看待华人的“有色眼镜”的颜色;一小部分人的不端行为,比如洗钱、食物不合标准等,也让当地民众对整个华人群体的形象有了负面看法。
  华人不是“软柿子”,面对无端的侮辱和恶意的挑衅,当然要果断反对,坚决抗议。而抗议过后,是否应该多一点思考,多一点改变呢?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摆脱歧视,先要摆脱自身的缺点,让华人的形象更加“阳光”。或许,华人可以更“规矩”一点,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文化,才能享受更大范围的自由;华人可以更“自信”一点,面对冷嘲热讽,沉着淡定,适当地“自嘲”一下,也是一种风度;华人还可以更“外向”一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闷声发大财”的模式早已落伍,只有乐于分享,勤于公益,懂得回馈,才能收获更多金钱之外的财富。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