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结未解 中日“回暖”是逢场作戏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世界日报   
2016-05-02 19:11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日结束对北京的三天访问,这是中日交恶四年多来日本外相首次踏上中国领土,因此备受两国和国际舆论关注。中方的接待规格不低,除外交部长王毅、国务委员杨洁篪外,岸田还如愿见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然而,由于两国高层高度互不信任,包括钓岛、东海等主权争议死结未解,日本又开始在南海借力使力,大力介入作文章,目前两国关系“回暖”只是表象,互信基础仍十分薄弱,甚至随时再出现反覆倒退。

岸田此次访问北京,据日媒透露是日方提出,不过岸田在记者会上直指“双方都有需要”。目前两国之间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甚多。首先,七国工业集团(G7)峰会本月即将在日本举行,上月召开G7外长会议,在日本大力推动下,发表“海洋安保声明”批评北京在东海和南海的作为,让北京十分不满,北京还为此召见七国驻北京使节表达抗议。此次北京有意藉岸田访问施压日本,不在G7峰会上就南海、东海问题推动各国领袖表态,并把它作为进一步改善双方关系的条件。

其次,今年9月20国集团(G20)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近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场合见面,习或者避不见面,或即使见面,交谈都只是站着短暂举行,东京不希望东道主中国再这样冷待安倍,急于促成“习安会”在杭州实现。

其三,北韩核威胁使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中日需要协调应对立场。由于美国在南韩部署萨德系统(THAAD,又译“战区高空防卫系统”),使中国与南韩横生龃龉,中国希望与日本就朝鲜半岛问题获得较一致的看法。

最后,解冻两国外交关系,也是两国内政互相需要。中国民众日趋强大的消费力,让中国成为日本维系经济成长的外贸要角,而日本经济的最大增长点,无疑也依赖中国。在日圆升值、日股暴跌、“安倍经济学”面临危机之际,中日经贸关系升温尤显重要。另一方面,中国政经都遇冷局面,经济发展放缓,也需要日本企业持续投资及技术输出,以确保经济成长。

正由于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促使中国在日本提出让岸田访问北京的要求后,立刻积极回应,并给予超高规格接待,表明北京高层欲改善中日关系的决心。尽管如此,中日之间许多深层次矛盾仍严重存在,单靠一次外相访问不可能解决。事实上,双方在许多问题上仍各说各话,有些议题的表态甚至出现倒退。

日本舆论就注意到,安倍2006年第一次执政后访中国期间,曾提出构筑日中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构想;他2012年第二次执政后,继续把日中关系定位为“战略互惠”。但岸田此次访中国,不再提“战略互惠”,反而提出内涵模糊的“符合新时代的关系”,“朝日新闻”社论便点出这个关系定位是“后退”。

而对日本迫切希望透过岸田访问达成的短期目标,即确认9月杭州“习安会”能举行,双方说法并不一致。岸田30日晚举行记者会表示,“双方就促进早日实现日中领导人会谈达成一致”。但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李克强、杨洁篪分别会见岸田的新闻中,并未提到双方对促成中日领袖会谈达成共识。新华社引述李克强的说法是,希望日方“为中日双边对话合作机制的逐步恢复,和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的举行创造有利氛围”,明显给日本设了领袖会谈的门槛。日本舆论因此对中方以教训口吻再三敲打日本表达不满,也对岸田没有立即反驳中方把日中关系倒退的原因全部推给日方,感到失望。

南海问题本来不是中日间的议题,但自2011年中日因钓岛“国有化”交恶后,日本为缓解在钓岛和东海的压力,积极介入中国与东协国家在南海的主权之争,将东海问题与南海问题挂钩,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国强必霸”形象。日本舰队最近进入南海,与菲律宾等国家联手,态度积极。中国只能随着日本起舞,把以往强调要日本对侵华历史、慰安妇、东海岛争与划界等问题让步的立场,暂放一边,转而施压日本,勿挑起南海问题,勿渲染“中国威胁论”。随着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在国际法庭仲裁案即将判决,中方可能腹背受敌,因此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南海上,而这正中日本下怀。

中、日之争本质上是东亚主导权之争,中日矛盾是结构性的问题,与21世纪初中日地位的转变有关。在中日对东亚的领导地位高下未立判前,双方关系必然反反覆覆。双方心里都明白,任何友好姿态,都是外交上的逢场作戏而已。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