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该如何“消费”莫言?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魏英杰   
2012-10-16 21:33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晚,正与几位朋友在西湖边喝茶。当消息传来,举座为之兴奋,并围绕这个话题谈了一整晚,因此还差点冷落了当天接待的贵宾。

接下来的这几天,整个中国就如同那一场喧哗的夜宴。不仅莫言本人频频曝光,只要与获奖者有关的一切,都被公众所热议。

莫言的作品在各地书店被疯抢,莫言的手稿、签名本价格飙涨,莫言老家准备重建莫言文学馆,“高密火烧”也傍上了莫言,连带莫言的记者证信息都被人晒出来。

近日,善于追逐热点事件的慈善家陈光标甚至表示,愿意将其在北京的两套别墅由莫言任选一套赠送。毫无疑问,一场“消费”莫言的狂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莫言被公众“消费”,这不是什么坏事儿。莫言是个文学家,无论怎么“消费”,总有利于人们了解他,阅读他的作品。要知道,读者像抢购促销品一样冲进书店的场景,可是多年未见的盛况。

印象中,大概只有上世纪80年代才会对精神食粮这般如饥似渴。那时候,一部小说发行数十万册乃稀松平常事。

换作如今,一本书能卖1万册以上,竟然就是畅销书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以来,文学家似乎首次又站到了聚光灯下。

但这股突如其来的“莫言热”,也许只是魔幻般的现实。“消费”莫言并不等于关注中国文学。莫言作品的热卖,也未必会带来中国文学的复兴。

莫言作品代表着中国文学的一个面相,却不代表中国文学的全部“问题意识”。那些涌入书店的人们,或许只对诺贝尔奖得主感兴趣,却不一定知道其他值得一读的中国作家,更不一定了解中国文学的整体状况。

显然,要想更深入地阅读与审视“文学中国”,除了读莫言,还有不少功课要做。倘若“莫言热”能够带动一股文学热,让更多人关注中国文学,让更多中国作家激发创作热情,那才可谓功莫大焉。

“消费”莫言更不意味着重视文化。文化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但要看一个国家的实力,最终却不能不落实到文化发展这个层面。

莫言获奖体现了他个人的文学成就,但不必然意味着文学的整体繁荣,更不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程度。关于这一点,只需把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单拿出来看一遍便可得出结论。

这些天来,网上关于莫言获奖的争议,以及莫言本人三番五次为自己辩护,也可从侧面说明问题。如果“莫言热”能够让人们发现文学之美、领略文化的力量,由此重视文化发展的作用,那莫言获奖可算是修成了正果。

在一个“聒噪的时代”,该如何“消费”莫言?这就要看,人们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莫言,又从莫言的获奖中看到了什么。

“莫言热”就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了这个社会虚夸的一面,也让人看到了这个社会稀缺的品质,同时还让人看到了希望的亮光。撇去那些八卦话题,忽略那些搭车炒作,于众声喧哗中冷静下来,有心者不难找到答案。

魏英杰,媒体人、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