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成世界第一的矛盾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陈世耀 来源:世界周刊   
2014-10-20 12:06

英国“金融时报”近数月连续多篇文章,讨论中国已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比原先预期早了10年实现。中国似已登上“世界巅峰”。有趣的是,中国官方对这个“世界第一”头衔不太领情,很多大陆和海外网友也冷嘲热讽,讥笑第一背后的各种矛盾处境。以“纯数据”的统计值来比喻中国是世界第一,除了狂热民族主义分子外,恐怕很少中国人相信自己已成世界第一,官方甚至认为这是西方媒体再次想“捧杀”中国。

“中国崛起”近年成萦绕全球华人和政府的核心问题,但无论政府、个人,对这个概念总充满矛盾,常有价值判断和辨证的冲突。它被中共官方拿来当政绩,炫耀或巩固其统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并转移内部不满压力。对外,中国表现很强民族自信心,要做世界的领头国家,参与主导国际秩序和建立新游戏规则;但对内,中国与人们期待的“世界第一”差距好像很大,表面的强大和自信之外,总有几分心虚。

中国成第一大经济体是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和平均购买力计算,和有人质疑中共官方数据造假无关。中国成最大经济体,是依13亿人的平均收入和物价综合而得。中国各方面都“大”,易得出这种结果,但是否表示中国真的第一呢?多数人都不信中国已是第一。有人甚至说,清朝时期,中国就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清朝国势又如何?持平看,中国不必太妄自菲薄,鄙视经济崛起的事实;但也不应张狂轻薄,认为已把世界踩在脚下,或认为自己超越美国,即将叱吒风云、领导世界。举最近案例,就知中国距真正第一还很远,譬如全球50余国联手打击伊斯兰国,中国缺席了;对抗伊波拉疫情,中国能着力的有限;历来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境内培养的人才迄今缺席,还有移民潮、富豪资金外移等。习近平掌权后,中国似已抛弃邓小平的“韬光养晦”,但碰到国际重大环节,中国又退缩回过去几十年的立场。

这样的描述,让民族主义者不快,但北京既自认还是发展中国家,却又常摆出第一和强盛姿态,“中国梦”做得矛盾百出,官方宣传经常采多重标准,除了被洗脑的人外,稍具独立思考者都能信手举出矛盾的例子,譬如民生方面,干净的空气和饮水、安全的食物等都还是奢望;乡村地区残破的教室,甚至有学童须自带课桌椅上课,城乡差距大得惊人,还有1.6亿人每日靠数美元过日子,这些案例提醒中国人,真正第一之路还很遥远。

中国官方有含蓄、谦卑的一面,但经常一闪即逝。前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圣地牙哥加大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rk)形容,中国常希望享受身为大国的好处,但又不用承担太多责任;既想要全世界尊重,又不想为此埋单。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所幸中国也在转变,参与亚丁湾打击海盗、派部队非洲维和,渐渐在走出局限,这是好事。

第一带来更多自信。对内,中国自认有自己的政治民主观,拒绝接受西方普世价值,如:民主、自由、人权等。习近平似在发展自己的一套政治改革蓝图,视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权等为西方颠覆中国的阴谋。但只要拿早年毛泽东的话语印证今天的中共,矛盾百出、开倒车现象处处可见。中共只有中国2000年来的“民本”、“牧民”和帝王思想,还有愚民政策;近年学界依附当局不断提出各种质疑西方民主的论文,力陈“要经济、不要政治”、“要强国、不要民主”思维。大陆其实享有空前社会自由,嫖娼、贪腐,媒体八卦、追逐名流隐私,煽动嗜色,用这些发泄满足民众,换取稳定。但每年8000万人次出国,接触外界更频繁后衍生的民心思变,要说服民众“局面乱了,眼前你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防疫”工作做得很辛苦。

诚然西方民主有许多缺陷,适用在中国文化为基础的社会,出现许多偏态和质疑,台湾即属一例。但台、港的民主声音,逐渐成挑战大陆威权专制的变数。吊诡的是,随着中国国势上升,其面临的内外危机,仿佛也同步增长,太平盛世还远。维稳挑战日益严峻、改革能否跨越障碍,四邻联手提防中国,中国可谓内外交逼。扭转局面的解药在那里,难道还不够清楚?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