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石牌坊 /孙 蕙
文学园地 - 原创游记精选
作者:孙 蕙   
2013-01-17 15:14

从安徽歙县回来,印象最深的是牌坊群。
歙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明清两代的石牌坊甚多,常常是在青石板小道上走着走着,就会遇到一座牌坊,每座牌坊都有一个或荡气回肠、或高风亮节、或发人深思的故事,但让我最难忘、最痛心的,却是那些贞节牌坊。听说在歙县一带,现存的八十多座牌坊中,贞节牌坊就占了三十五座。
棠樾位于郑村西北1.5公里,村头保存有一处大型的明清建筑群,计有七座石牌坊、三座祠堂和一座路亭。七座石坊耸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像七个巨大的石门,两旁十分空阔,全是一方方的水田,牌坊倒映其中,如投下的长长的阴影,煞是壮观。
当我面对逶迤成群的七座牌坊时,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涌上心头,这么一座座高耸的建筑物,却是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封建功德的一种象征!岁月风尘中,它们就这么寂寞地荒芜在那里,留给世人的,该是怎样的一种凄美与宁静呢?
此时,天渐渐阴沉,大雨即将来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寻牌坊历史的兴趣。
自南宋以来,棠樾为鲍氏聚族而居的地方。为宣扬封建礼教和光宗耀祖、造福乡梓,族人热心于乡里建设,营建了众多的宗法建筑、公益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棠樾牌坊群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棠樾牌坊以石为原料,始建于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是当地鲍氏家族建在祠堂前的建筑物。这些耸立在村头的牌坊群,分别旌表鲍氏家族中的忠臣、孝子和节妇,他们旌表这些封建的卫士和殉道者,使之成为族人的表率,发挥“承先启后”之作用,从而达到巩固宗法制度和封建统治的目的,其作用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随着导游小姐的娓娓叙述,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是啊,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谁也无法理解几百年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任何“壮举”。站在节孝坊前,我觉得,那冲天式的石柱,仿佛在向世人无言地诉说着节妇的不满与委屈。它们所散发出来的底蕴,已不单纯是记载鲍氏家族中节妇的品性,而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三从四德”思想的畸型社会现象。
忽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电视连续剧《烟锁重楼》里,女主人公梦寒为追求新生活新爱情,被迫从七道牌坊底下过去,向每一道牌坊磕三个头的画面。当时我是边流泪边看完的,心中直为梦寒的举动叫好,却又舍不得她要承受那么多的苦难,全忘了那只是在做戏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子,怎可能会得到上苍如此的眷顾?
随后,我们又冒雨参观了敦本堂、清懿堂即男祠、女祠。尤其是女祠,梁架结构紧凑,构件用材匀称,造型洗炼流畅,工艺精湛,实为徽州清代祠堂的典型作品,是研究古代礼教和家法制度的重要实物例证。
参观完这两座祠堂,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我们还拜访了鲍氏第三十代孙、画家鲍树民老人。据介绍,他现居住的存养山房,建于清嘉庆年间,其后进称作“欣所遇斋”,中有一巨型漏窗,剔透通明,通面阔几乎与屋相等,历200年沧桑而完整如昔。置身于这幽深的古屋,伴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听着鲍老细细讲解陈列在橱窗内的鲍氏历史文献、资料,我感到,山水还在,古迹还在,似乎那些精魂也有些留存哩!
步出“欣所遇斋”,放眼远眺,烟雨迷蒙中,不远处的牌坊在残荷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孤零、苍凉,它们和众多的古民居、古祠堂,构筑了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把古朴气韵和现代风采交揉成美的旋律。
穿行于细雨迷蒙中,我想,棠樾的牌坊并不仅仅是由石头砌成,更是用血和泪堆积起来的,所幸的是,石牌坊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你看现在的女孩子活得多滋润啊,她们可以穿露脐装,可以随心所欲地爱人,再也不用象梦寒那样地躲着、掖着,她们可以一小时前爱得天翻地覆,一小时后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了。如果梦寒生活在现在,那该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