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林达敏   
2014-08-11 23:02

10

《弟子规》,清李毓秀著,崔钟雷主编,《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星期天大清早,我去东区唐人街敦煌书店,路经一间咖啡室,社区领袖黄耀逊先生在独享咖啡,他招手叫我进去。闲聊间,他感慨的说:“现在的年青人没有尊卑之分,不敬老。”我说:“对啊,我们年青时对老人家毕恭毕敬,现在年纪大了,却没人敬我们了!”他哈哈大笑。他手上恰巧有一本免费派送的《弟子规》。他给了我。后来我又在书店找到由《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有文言文-白话文对照,彩色插图,还有一个个的小故事,作为例子,使书中各段的内容更容易领悟明了。

该书成于清康熙年间。山西李毓秀考了秀才,以后就没有再考。他办了私塾,模仿《三字经》的格式。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写成了1080字的小童启蒙小册子,名《训蒙文》。成书后,各地私塾广泛采用。贾存仁修订该书,改名为《弟子规》。自清朝中叶以后,《弟子规》和《三字经》、《千字文》同为启蒙儿童的必修读本。《弟子规》的主导思想取自《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该书第一篇总叙,节录了全书的内容:“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之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民国初期,中国改用白话文写作,《弟子规》渐渐为人遗忘。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一胎生育政策,现有超过一亿的独生儿童,每人有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母六个人服侍。很多小孩子很骄纵。大陆人又发现了《弟子规》,认为它可以纠正现在儿童的歪风。

《弟子规》所教导的,是儒家的价值观,但价值观只是一种慨念,除非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不能对社会发生作用。《弟子规》列举儿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规范。从小实行,儿童就成为勤奋、谦虚、顺从、重视责任的人,不会游手好闲、茍且偷生、虚渡光阴。《弟子规》的价值观,可以归纳到二个字,即“自律”。“自律”是儿童最基本的技能。不能自律,就不能学习其他任何的技能。北美洲经过百年排华和五十年的冷战,对华人还是有着很多的恐惧、无知,但华人在任何领域,都有人能脱颖而出,就是我们的儿童,自小就培养成比白人较高的自律能力。所以《弟子规》的先学规矩,“有余力、则学文”是甚有科学根据的。

可惜儒家的价值观,把重点放在名教、仪则、伦序、德目,而不注重经济,正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造成了中国的贫困,饥荒。中国人现已知道深受其害,因此产生了“新儒家”的价值观: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亲睦邻、敬爱师长,但也拼命赚钱,努力经营。在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下,能够累积财富,屹立于最成功的族裔之列。所以今天的华裔儿童,不单只要学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还要学西方的重视经济发展,追求物资的繁荣,实现中、西优良价值观的结合。

在加拿大,西方的价值观,可以在学校、朋友中学到。儒家的价值观,有赖家庭教育,要从小教导。但很小的孩子,怎样教《弟子规》呢?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晋朝司马谢安的夫人,骂他不教儿。他反驳说:“我常自教儿”。也就是说,我日常的生活,就是教儿。也可用《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弟子规》里面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导孩子辨别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家长也可以用“念口簧”的方法。小孩子“念口簧”时不明其中的意思,但慢慢长大,有了社会经验和学识,自会逐渐领略其中的含意。现在《弟子规》已由澳洲昆士兰“净宗学院”译成英文,并免费派发,有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对照。在加拿大可向安省万锦市的“无量光净宗学会”(E-ail: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索取。

黄耀逊先生认为《弟子规》的价值观,也应该在主流社会发扬。该论点可说是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西方社会由于过份注重物质文明,令哲学智慧衰退。金钱恣行、暴力泛滥,父母不重视子女的教育,老人退休后,即被遗弃,甚至受到虐待。儒家思想的发扬,可端正过度功利的风气。祝祷主流社会和华人,本着多元文化的精神,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使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大国,更有秩序,更加繁荣。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