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owsprings201603

scroll back to top
废墟城,死不了/四川 伍松乔
旅游频道 - 文字游记
作者:伍松乔   
2013-07-01 18:36

alt

       2008年中国四川“5•12”特大地震已经五周年了,作为全世界原址原貌保存的最大灾难性地震遗址,北川老县城3平方公里遗址区已经全面对游人开放。在人类的灾难史上,这是一座注定要被永恒铭记的标志性“死亡之城”。
       “5•12”期间,盯着电视、网络荧屏,亿万华人含着泪花,眼睁睁地目睹了北川老县城灭顶之灾的“现场直播”。此刻,我们就站在这里。北川大酒店残破的大门前有一组县城代表性的羌族图腾——三只羊雕,在这一片废墟、满目疮痍的死城里,似乎唯有它们依然生动屹立,凝视的目光发出固执的天问。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就在我们脚下的地壳深处,“一千颗原子弹”终于引爆,那一瞬,北川地震烈度达到11度。
       北川遭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最后核实的数字为: 全县遇难、失踪19956人,占北川总人口的1/8、也是整个‘5•12’灾区遇难、失踪人数的1/4;共倒塌房屋3.6万户、20多万间,14.2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585.7亿元。
       来到也被称作遇难者公墓的祭奠中心刻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纪念石碑前,我们献上菊花,俯首哀悼。这里是老县城倾盆泪雨中最大的一滴泪珠,石碑后面的那片草坪下,集体掩埋着紧急救援之际尚能找到的数千具遇难者遗体。
       石碑草坪之后,便是乱石横陈的景家山。分别悬立于老县城新区和老区一侧的景家山、王家岩,地震时山体崩塌,倾泻而下,“包”了县城的“饺子”,成为助纣为虐的最大杀手。景家山下北川中学新区茅坝初中刹那间便被吞没,只留下一竿红旗和一副篮球架,除了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一个班幸免于难,数百师生集体消失在石陣深处。老城区的一大片则被“崩开”后的王家岩一角砸盖,数千人连同房屋、街道,瞬间被埋进“从天上掉下来”的近百米高的黄泥堆下,这座巨大的“坟山”,眼下已是荒草萋萋。
       这里的街道静悄悄。
       当时的山崩地裂,如今化作了一座死城。废墟屹立,顽强存在,无言倾诉,拒绝遗忘,彰显着一座死城活下来的意义。
       一个个生动、亲切的遇难者扑面而来,让人瞩目,那是幸存者为他们在遇难地前留下的生前遗像。有的人没有照片,只是一个个名字,他们的音容笑貌,连同他们的家庭、单位所在,包括自己的照片、身份证、档案等等一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alt

       大街上以前的一长列灯杆广告牌,依旧显示着当年北川朝气勃勃的小城气息,上面模特儿的固定微笑与四下废墟的沉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北川公安局后院操场遗址上,集中展示着好些被震损的交通工具,各样车辆面目全非,当时被掀翻的一辆面包车还躺在操场原地,已被木栏围起。
       ……远远近近,形形色色的残破建筑,令北川人当时的种种惨况与绝境历历在目。尚存的房屋一个个或东倒或西歪,有的扭曲后调了方向错了位,有的立柱斜而未倒,呈现出一排畸形的平行线,地震波肆虐的恐怖威力可见一斑。
       那些被地震撕开立面后裸露呈现出来的家庭“剖面”比比皆是,好多屋子里,家俱、玩具、家电犹存,显示着曾经的温馨,不由得使人要停住脚步,久久凝视。这种地方当时如果屋里有人,或许还能幸存,而在那些已经陷落地下或被上面楼层垮塌覆盖的房间,则基本难以生还,甚至连遗体也没法刨出来。至于王家岩、景家山下的众多死难者,则连确切的葬身之处也没法辨认。
       行进间,抬头打望,发现一些废墟屋顶上的花园,无人照料,居然也长出一蓬一蓬的红花绿叶。据说,晴朗的天气,城里上空还会有蝴蝶成群地盘旋、飘浮。不少北川居民坚信,这是那些遇难亲人的化身,他们在故里流连,不忍离去。
       老县城里并没有因为多了来客而显得嘈杂散乱。这里震撼心灵的程度超越了几乎所有人的想象,人们缓步慢走,轻言细语,扫过废墟的目光饱含惊讶和凝重。遗址间规划出的几处祭奠地点,遍插着北川人和外地人点燃的香烛,而遇难者公墓前,更是围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篮、花束。
       天南海北的人,即始是头一回到北川,大都也能叫出几个北川人的名字。来到老县城,对应着那些难以忘怀的地点,不少人急切地向导游打听那些在废墟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幸运者现状如何,而他们的命运沉浮,也给这座城市抹上了厚重的底色:
       为人熟知的3岁“敬礼娃娃”郎铮,担架把他抬出废墟的瞬间,艰难地高举右手,虚弱而执著地向周围的救援叔叔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由此成为北川人坚韧、感恩的一个符号。他们家在新县城分到一套107平方米的房子,他已经是绵阳一所小学的学生;曲山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月,一句“叔叔,别锯我的腿,我还要跳芭蕾呢”,令千万人为之泪下。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鸟巢”的聚光灯打在这位手擎红色芭蕾舞鞋、失去左腿却翩然起舞的北川女孩身上,当那只孤独的红舞鞋顽强“站立”的一刻,世界再次为之动容。已经是中学生的“芭蕾女孩”,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我心永舞》……
       中国人民、世界华人都有一个永恒的北川记忆,满目疮痍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一座能够连接人类生与死、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座精神与物质的桥梁。
       这一座废墟城,永远活着!

       作者简介:伍松乔,四川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员、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员。长期担任四川日报副刊主编。
有散文随笔集《姓甚名谁》、《随遇而乐》、《记者行吟》及《媒体上的文化庄稼》、《中国书生宋育仁》、《成都》、《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川魂》(合著)等十余部专著出版。主编《离离原上草》、《应变与超越》、《天府旅游》等三十余部编著。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