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owsprings201603

scroll back to top
乐莫乐兮自由骑/温哥华 李爱英
旅游频道 - 文字游记
作者:李爱英   
2013-07-01 17:50

alt

       当作为新移民第一次走出温哥华国际机场后,我除了惊讶于远方高山白雪皑皑,近处阳光灿烂,空气甜美和城市隐藏于森林里,更吃惊于穿比基尼的女孩儿着骑自行车飞奔在大街小巷。于是,自行车特异风景成为我落户后的最初印象。
       春夏秋冬,成串成串的自行车队沿着自行车道疾驶而行。很多自行车俱乐部组织——游街,环岸,登山,渡河,奔平原,远行几十里几百里,甚至千里骑行。同一的自行车服装,鲜艳夺目的标志。杠杠的道道的,白色黄色红色,都很显眼。还有袋子里的东西,食品,用品,药品,水和野营的煤气,烧烤小炉子,过夜的帐篷,各种衣饰和防御品。随身带的小电脑小电视,休闲娱乐用的乐器,睡觉用的气枕头,防蛇虫的薰香等。大队人马上路了,轰轰烈烈,婉如长龙。有时候百人车河蜿蜒着飞车而过。
       经常看见很多有趣的现象不禁莞尔一笑。有时候看见全身黑黑的只有指甲是白色的老头,骑着自行车,头顶是偌大的阔边帽子,偏偏是纯净的白色,而其周边都插满了鲜艳的花朵,玫瑰,菊花,百合,郁金香,都是大大的花瓣的,招摇着在街道上,不时的吹个口哨穿街慢行。
       看见扎着长长马尾巴的流浪者,长长的胡子散落在突出的大肚子上,骑着自行车在每个垃圾箱里捡易拉罐饮料瓶。车子崭新崭新的,他却穿的破绽百出,前露胸膛后露屁股的,也不妨碍他高声唱着不知名字的歌自得其乐;
       看见穿三点式的女人,瀑布一样的头发甩动着,通体白的耀眼,硕大的乳房晃晕了异性的眼睛(但没人惊奇和端详),两瓣屁股夹着车座,两手也不扶把照样前进如常,一手拿着啤酒瓶,一手拿着烟卷,左一口酒右一口烟,在乞丐如林的那条小街上,一分钟就有人喊,妞,来一个!她就故意晃动晃动胸部,或者咕嘟起双唇,啵啵啵几个飞吻,周围的口哨和呼啸声震天响着。
       看见男女二人穿着高雅的礼服,骑着双座自行车缓缓行进在世界知名的史丹利公园,沿着海堤慢慢骑,男的回头回头再回头,女的点点头点点头再点头,常常互相深情凝视,终于忍耐不了彼此温情,在那个玫瑰旁边,双双跳下车子,紧紧拥抱在一起亲吻着,爱抚着,久久久久慢慢分开,彼此碰碰鼻子头,刮刮对方的鼻梁,红红的脸颊洋溢着幸福的韵致,辉映着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丛。回头却发现远处有摄影者跟踪,是婚礼拍吧?多么别致的纪念,多么环保的意识啊。
       看见一家子五口人,是印度裔吧,夫妇共一辆,三个儿子四五六岁的样子,各自一辆,插着印度国旗子,在伊丽莎白皇后公园的山顶上,开心转圈圈,夫妇几乎不管儿子们。儿子们倒是关注着,一会儿“一二三”突然喊“爸爸”喊“妈妈”,哈哈笑着跑远了。妈妈的鞋子掉了,爸爸捡起来。夫妇俩一跃而下,抱着儿子一顿亲吻,大喊着“上帝啊上帝啊”。兴奋满足的神情就是神仙也不换的。
       曾经在北温观赏一个自行车球赛。蓝天碧云,大海清波,翠艳欲滴的草坪,参天大树环绕。硕大的场地,几组赛者忙碌着,有男有女,分工明确,在自行车上把那个小小的圆球击打进入远处球门。
       曾经在社区中心室内看运动小将利用空闲,骑车在冰上转圈,放松一下紧张的比赛情绪。教练也鼓励队员用各种方式解压,观众不时叫声加油鼓励。
       曾经在外训练场上观少年郎在训练。独轮车就拿大顶,一个轮制衡,空中翻跟头,一个上坡九十度下坡一百八;双轮的也不甘落后,一个空中飞车,高高落下来安然无恙,一片叫好声。
       看见赤膊上阵的青年裸露着脊背是一副巨大的秃鹫纹身;看见全副武装的专业骑车人已经用他们的工薪假期走过了数个城市;看见一些雪里穿行的人不穿防寒外套甚至半袖T恤和短裤凉鞋,竟汗流在身张扬着;看见好多不穿雨衣的人在雨里骑车穿行,呼朋引伴并行着交谈着;看见大群小伙子大姑娘停车在街道口,一脚跨着车蹬一脚互相掐架,输了的去买玉米花或者炸薯片共享;看见小伙子脊背上驮着女朋友,抱着脖子,哈着痒痒,笑着闹着在海岸甬道上疯狂的骑车;见白发苍苍者骑车优哉游哉围着社区的室内操场转。看见夏季穿旗袍的女人竟然骑着自行车买菜,前面的篮子里有条活蹦乱跳的鱼动弹着。上斜背着的书包里是刚刚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和光盘;看见那个妈妈车子后边的带着一个双座子儿童车,在社区中心的草坪上停下来,双胞胎女儿粉嫩粉嫩的,睡得正香,笑脸像画一样,妈妈倚靠在一棵高耸入云的树干上,看书看得入迷;看见后座上带着小狗小猫上下班,一边蹬着车子一边跟狗们猫们说话者;看见同性恋者收养了一对小猫呼着它们我们的儿子;看见动物收容站的工作人员把各种流浪街头的动物收入办公室进行登记和为它们寻找家园。
       大街小巷,到处有买卖自行车的商店和卖自行车衣服,帽子,斜背包,水壶,自行车灯头,背肩带,车轮,车筐,车把,车后座,车上用的包包,车踩踏版版,各种醒目的警示标志,形形色色的配件设施。经常看见关于自行车的社区维修部,二手商店。每年六月是自行车月,处处可见街头广场和各社区的义工修理,或俱乐部里的义务修理者。
       看见图书馆成片成排的书刊介绍自行车,看见书店商店大摇大摆的展示着自行车爱好者的链接,行踪及相关知识,特别是世界尖端技术和科技拥有用于自行车制造的结果,见国际国内各级自行车比赛的场面……
       看见BC的自行车人和自行车月和自行车口号,是与国家大事连在一起的,是关乎环境,人文,历史,地理,及政府管理和社区计划,影响经济社会,甚至邦国外交。为老的可能九十岁蹬着反向座自行车,小的还刚刚牙牙学语就上了小三轮自行车。不管什么年龄,不论什么族裔,不计较什么身份地位权势,一律平尽情享受着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和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百姓骑,省长市长骑,连一国总理也骑,不名一文的乞丐骑,富可敌国的商人也骑。上班也骑,休闲也骑,忙碌的国家总理和生意人骑车虽然有些作秀,但大家喜欢,可以互相谈天说地,听听百姓呼声。尤其是自行车协会酷爱---健身,节能,环保,还能增强人际关系,强化友情和亲情,加强修养及养成强健的体魄,优雅的风度气质;管理者与民同乐,还能了解社情民意,体恤百姓之难。所以,哥伦比亚省的众多城市的众多街道,专门划出自行车道,专设了许多自行车指南……
       环保志愿者不用说了,他们宣传鼓励并以身作则骑车上下班。医生护士骑车,律师法官骑车,办公室人员骑车,体力劳动者骑车,就连警察在特定地段也骑自行车巡行。我也是个骑车人。在自由平等的加拿大, 在美丽如斯的温哥华,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年年。

        作者简介:李爱英,山东人。1989年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青岛某高校教师及记者。2007年移民温哥华,目前住在素里,任职北美国际教育咨询服务公司,兼《大华商报》记者。加华作协会员。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