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x100visa

scroll back to top
李彦应邀为苏州大学和北外师生讲课
中国留学生 - 滑铁卢孔子学院专题
作者:网络   
2015-12-26 12:23

5

2015年12月10日下午,加拿大著名作家、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彦莅临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崇远楼二楼多语种口译实训室为师生做了题为“让中国文学进入海外读者视野——实践与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王欣书记主持,一百多位师生亲临现场认真聆听了讲座。

李彦院长结合自己多年来中英文创作、翻译及汉语教学的深刻体验阐述了如何让英语读者接受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这一大问题。在讲座的一开始,李院长便讲述了自己用英文创作小说的初衷与经历。1987年,作为加拿大温莎大学历史系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她成为了师生们咨询中国事物的权威。与此同时,她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加拿大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很自然她产生了用英文创作小说的冲动。第一部小说《红浮萍》大受欢迎,连获三奖。之后又创作了英文小说《雪百合》等。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李院长逐渐认识到文学作品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于是她坚定地走上了双语创作的道路,这在海外华裔作家中也是极为少数的。因此,她诚挚地鼓励中国学生大胆尝试英文创作,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多年的海外生活与学习让李院长深刻地感悟到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现状令人堪忧。一些人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只会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一旦被问到中国文化如何博大精深,却往往哑口无言。而且,中国作家的外语能力创作明显能力不足,很难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更是孤陋寡闻。因此,李院长认为传播中国文学任重道远,眼下只能通过翻译来解决这一困境。对于翻译文学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问题,李院长提出要“译写”,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对结构、语言习惯等进行适当地调整以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基于中英文创作与翻译的实践,李院长详细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区别,并结合自己的创作与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翻译,提出了一系列发挥好两种语言的长处,创作、翻译出好作品的建议。

讲座的最后,李院长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逐渐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的欣欣向荣之态,并深情地鼓励中国学子夯实本国文化功底,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拓宽思维与视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提问环节,李院长认真回答了我院师生的提问。在两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李院长的博学和睿智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共鸣与思考。

让中国文学进入海外读者视野

主讲人: 李彦(Yan Li)
时间: 15:00-17:00
日期: 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
地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115
语言: 汉语、英语

讲座人简介:

李彦,北京人。1987年赴加拿大。1997年起在滑铁卢大学任教,任东亚系中文教研室主任。2007年起任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在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组织过多次国际研讨会。 1997年入加拿大作家协会。2002-2007任“加拿大中国笔会”副会长。曾获1995年度加拿大全国小说新书提名奖,1996年度加拿大滑铁卢地区“文学艺术杰出女性奖”,2002年度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海外文艺工作奖章。

主要作品包括:英文长篇小说《Daughters of the Rend Land红浮萍》《Lily in the Snow 雪百合》,中文长篇小说《海底》《红浮萍》《嫁得西风》,作品集《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吕梁箫声》《羊群》等。

讲座摘要:

李彦自1997年以来在滑铁卢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历史、文学、汉语等课程,2007年起兼任孔子学院院长,并长期从事中英文双语创作和翻译,积累了独到的体验与见解。围绕“作为一个向外国人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者,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接受中国文化”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作出阐释。作为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文化窗口的中国文学,在海外知之不多,其孤陋寡闻非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魅力不够,而在于中国的文学几乎都是依赖翻译进入其他民族的视野,这中间会造成很多问题。李彦根据自己的文学创作旅程和在海外教授中华文化课程的体验,指出此过程中对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别的强烈感受和不断反思,阐述了如何让中国文学进入海外读者视野的策略。

讲座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文学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文学文字功底,减少有强烈的视觉效应、能激发浓郁的情绪感触与审美趋向的表意型中文在翻译成ABC文字时容易丧失掉的固有的审美趣味与内涵。第二,写作或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命名手法,给人物赋予特征,有效地加深记忆,使得习惯于线性结构小说的西方阅读者在章回体群体式结构的中国小说前不至于望而却步。第三,如何进行增删处理的考虑。对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典故成语、政治术语等应做简明扼要的解释,使读者不至失去阅读兴趣。第四,不同族群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角度差别很大。除了语言文字,结构技巧外,作者和翻译者应对其他文化在真善美的认知标准上有所了解,才会事半功倍。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